管领本位下打捕鹰房民匠等户都总管府
官署名。设于元泰定元年(1324),秩正三品,隶中书省兵部,掌世祖母唆鲁禾帖尼别吉大营帐差发与阿里不哥后王薛彻干位下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各一员。
官署名。元泰定元年 (公元1324年)始置,秩正三品,属兵部。掌别吉大营盘城池阿哈探马儿一应差发、薛彻干定王位下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判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兼照磨各一人,令史六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
官署名。设于元泰定元年(1324),秩正三品,隶中书省兵部,掌世祖母唆鲁禾帖尼别吉大营帐差发与阿里不哥后王薛彻干位下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各一员。
官署名。元泰定元年 (公元1324年)始置,秩正三品,属兵部。掌别吉大营盘城池阿哈探马儿一应差发、薛彻干定王位下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判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兼照磨各一人,令史六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
即“东北面详稳司”。
官名。高句丽国置。《后汉书·东夷传》:“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大加、主簿、优台、使者、帛衣先人。”官名,东汉高句骊置。《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骊》:“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大加、主
左署为左中郎将署,右署为右中郎将署,其长官分别为左右中郎将,分别掌左右署郎持戟值班、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署名。清末置,属度支部。管榷掌各省盐法,盐课奏销,稽核引务,盘查运库道库,盐属各官交代,兼管茶引茶课、土药等税务及筹议专卖各项事务。设郎中三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司内分置奉直东科、滇南北科、浙闽粤
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官阶自下而上为升,同级移调为转。官制用语,指官吏的提什和平级调动。官职上调为升,平调为转。
清朝监生之一。顺治(1644—1661)中,直省不拘廪生、增生、附生,选文学兼优者,大学二人,小学一人送国子监。雍正(1723—1735)中始分贡、监。廪生、增生准做优贡,附生准做优监。监生名目之一。
遥郡刺史简称。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战国、秦汉时地方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员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于木券,呈送国君考核,国君据此进行奖惩,亦为考课官员的重要制度。汉朝其制分两级,县(道
官名。即“验封清吏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