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膳夫

膳夫

官名。周朝置。①西周晚期执政大臣。《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为宰,仲允膳夫,聚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②掌王饮食之官。《左传·庄公十九年》: “及惠王即位”,“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大夫石速)之秩。”《周礼·天官·膳夫》: “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官名。周设此官,掌王、后、世子的饮食等事。《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王燕食,则奉膳赞祭。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徹王之胙俎。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凡肉脩之颁锡,皆掌之。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以挚见者,亦如之。”

猜你喜欢

  • 固山按班

    即“固山昂邦”。

  • 知礼仪院事

    见“礼仪院”。

  • 宗人

    官名。西周、春秋、战国置,又称宗伯,别称宗司。主司宗室礼法及宗庙社稷祭祀礼仪。明清时设为宗人府副长官,分置左、右二员。详“左宗人”。官名。周代诸侯、大夫、士皆置宗人,掌礼事,由家臣担任。周王置都宗人和

  • 典试委员会

    中华民国时掌管考试的机构,负责出题、阅卷等事。考试时则设,考试完毕则撤销;设委员长一人,委员三至十五人。

  • 锻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锻工上士属官,正一命。

  • 右武伯

    “右武伯中大夫”的省称。

  • 翰林使

    官名。唐朝设二人,以宦官充任,掌领在翰林院待诏的文学侍从之臣、有伎艺之士,上承下达,包揽军国重事,职权极重。五代称翰林茶酒使,北宋初称茶床使,后改翰林使,属东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为迁转之阶。官名。

  • 护西域校尉

    即“西域校尉”。

  • 司几筵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司几筵下士二人,掌祭祀用几筵之事。北周因之置司几筵中士、正二命;司几筵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

  • 居府长史

    官名。东汉末曹操出征时临时置,掌留守事务。《三国志·国渊传》: “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亦称留府长史。官名,也称留府长史,东汉末年曹操置,掌留守事务,为临时性的。《三国志·魏书·国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