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良人

良人

官名。① 又称“乡良人”、“乡帅”。春秋时齐国置。乡的行政长官。《管子·小匡》: “十里为乡,乡有良人。”有武事,则为一旅之长。《国语·齐语》:“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②女官。秦置。汉因之。《汉书·外戚传》: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东汉废。三国魏文帝复置,明帝太和中定其位为视千石。晋废。南朝宋明帝太始元年 (465) 复置。陈亦置。位九嫔五职之下。


1、官名,乡官,即乡大夫、乡帅,春秋时齐国置。《管子·小匡》:“十里为乡,乡有良人。”《国语·齐语》:“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注:“贾侍中云:良人,乡士也。(韦)昭谓良人,乡大夫也。”良人,掌乡之政令,有军事,则为乡帅,为二千人之旅长也。

2、嫔妃称号,既是女官,也是皇帝的妃子。《汉书·外戚传上》:“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后汉书·皇后纪》:“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注:“婕妤一,娙娥二,容华三,充衣四,昭仪五,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十四。”西汉始置,东汉省,魏晋沿置。

猜你喜欢

  • 尝食监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傅姆王遗女墓志》:“世宗顺后善其宰调, 酸甜滋允中,又进尝食监。”(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四)。

  • 上海通商交涉使公署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属外交部,以上海通商交涉使为主官。署内分厅、科办事。

  • 虞部郎中

    官名。① 西魏置,掌尚书省虞部曹。② 工部虞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由虞部郎改名,从五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虞大夫、司虞郎中,寻各复旧。实闲简无事。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

  • 都巡检

    见“巡检”。官名。见“巡检司”。

  • 左小宫伯下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小宫伯下大夫”。

  • 开国郡侯

    爵名。晋朝、南朝置,位在开国县侯上。详见“开国侯”。爵位名。南朝梁始置,与开国县侯同为三品。陈制同梁。

  • 智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智部属官,位郎中下。

  • 审定科

    官署名。清末学部总务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审查颁行教科书,收管本部所用参考图书,编录各科学艺报章。额设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此外,亦可酌派本部他司人员或各学堂教员之熟悉科学者助

  • 诸冶西道令

    官名。北齐置。参见“诸冶西道署”。

  • 府照磨

    官名。明清时知府衙门的内部组织有照磨所,掌勘磨卷宗等事。主官有照磨,秩从九品,员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