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谒者仆射

谒者仆射

官名。秦、西汉隶郎中令(光禄勋),统领诸谒者,职掌朝会司仪,传达策书,皇帝出行时在前奉引。东汉为谒者台长官,名义上隶光禄勋,侍从皇帝左右,关通内外,职权颇重。秩皆比千石。三国沿置,魏五品。西晋武帝省,东晋省置无常。南北朝复置为谒者台长官,掌大拜授及百官朝会班次,或奉命出使,职权较汉为轻。宋五品,梁六班,陈七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上。北齐置三员,六品上。北朝又置中谒者仆射,领宦官中谒者。隋初罢,炀帝时置大夫为谒者台长官。参见“谒者”、“谒者台”。


官名。为谒者之长,设谒者台的,则为台率。后汉置谒者仆射一人,比千石,为谒者台率,主谒者,天子出,奉引。见《后汉书·百官二·谒者仆射》。魏谒者仆射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统谒者十人。宋沿魏制,仆射领谒者十人,掌小拜授及百官报章。齐因之。梁代谒者仆射为谒者台长官,领谒者十人,掌朝觐宾飨;谒者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宾赞等。北魏、北齐谒者仆射为谒者台长官,掌吉凶公事、导相礼仪。隋代谒者台长官不称仆射而称大夫。见《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参看“谒者台”条。

猜你喜欢

  • 印务章京

    官名。清朝八旗都统衙门之属官。又称“协理事务章京”、“印房章京”。雍正十三年(1735),省左、右司掌关防章京设。乾隆元年(1736),复定员设,满洲旗各八人,蒙古旗各四人,汉军旗各六人,共一百四十四

  • 公主家从官

    官名,为公主的侍从官。见《汉官》或《后汉书·百官三·宗正》“诸公主……”注。

  • 缮工司

    官署名。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置,隶昭功万户都总使司,掌人匠营造之事。主官有卿二人,下设少卿、丞等官。领金玉珠翠。大都织染、大都杂造三提举司及富昌库。

  • 甘边宁海镇守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青海办事长官”。

  • 什伍

    古代军队和居民的基层编制。五人或五家为伍,设伍长一人;十人或十家为什,设什长一人。什伍,为什和伍之合称。《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汉书·刑法志》:“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

  • 军谘府第四厅

    官署名。清宣统元年(1909)设于军谘处,三年改隶军谘府。掌军事测绘、制图等事宜。置厅长一人,辖第一、第二、第三等三科及测地、制图二局。

  • 里老

    清朝乡里之职役。顺治十七年(1660)定里社之制,设耆老之职役。於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之人内选充,不许闲吏卒及有过之人充当。协助里社之长查察地方。

  • 军议从事

    州分职吏名。晋代凉州设置,见《彭祈碑阴》,为军议从事的异称,掌参议军事。

  • 辑濯令

    官名。西汉属水衡都尉,领辑灈士,掌上林苑池中船舶,有丞。东汉省。官名,汉设此官,掌管船只,详见“辑濯”条。

  • 弘节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拟克狄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明智将军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