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司员外郎
官名。唐永昌元年(689)始置,隶尚书都省,一人,从六品上,与右司郎中同为尚书右丞副贰,监管兵、刑、工部诸司政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位诸司员外郎上。神龙元年(705)省,次年复置。北宋初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置一员,从六品,与右司郎中监管兵、刑、工部及案钞房。辽沿置。金尚书省右司置一员,正六品,佐郎中掌本司奏事及总察兵、刑、工三部受事付事。元中书省右司置二员,正六品,佐郎中掌兵房五科、刑房六科、工房六科。元末朱元璋中书省置为属官,正六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
官名。唐永昌元年(689)始置,隶尚书都省,一人,从六品上,与右司郎中同为尚书右丞副贰,监管兵、刑、工部诸司政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位诸司员外郎上。神龙元年(705)省,次年复置。北宋初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置一员,从六品,与右司郎中监管兵、刑、工部及案钞房。辽沿置。金尚书省右司置一员,正六品,佐郎中掌本司奏事及总察兵、刑、工三部受事付事。元中书省右司置二员,正六品,佐郎中掌兵房五科、刑房六科、工房六科。元末朱元璋中书省置为属官,正六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
见“商部左侍郎”。
北凉沮渠蒙逊年号(428—431)。凡四年。
①即“牛首山”。②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境。《元史·文宗纪》:致和元年(1328),“燕帖木儿大兵继之,转战四十余里,至牛头山”,擒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等,即此。
隋开皇初改秦兴县置,治今四川青川县东北。属平武郡。唐初属沙州,贞观四年(630)废。《新唐书·南诏传》:大历十四年(779),南诏与吐蕃合兵入寇,一趋扶、文,掠方维、白坝,即此。
即今汜水,发源于今河南巩义市东南,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北入黄河。《史记·高祖本纪》:汉王四年(前203),项羽大司马曹咎“度兵汜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
战国楚邑。即宛陵。在今安徽宣州市。《鄂君启节》铭文:“内入浍江,庚爰陵”,即此。
见“左史①”。
①官署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内侍省置,咸亨元年(670)复旧称。②官名。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置,为内侍省长官,员二人,从三品。以宦官充任。
即“宅税”。
官制用语。汉代官员因父、母去世,皇帝准许离职回家居丧。其期限由朝廷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