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四夷馆

四夷馆

①北魏于洛阳(今属河南)洛水桥南御道东作四馆,以处四方来附者,四馆皆因四方之地为名。金陵馆,以处吴人之来投者;燕然馆,以处北夷之来附者;扶桑馆,以处东夷之来附者;崦嵫馆,以处西夷之来附者。四馆统称为四夷馆。②官署名。又称四译馆。明清掌译书事之机构。明永乐五年(1407)置,分设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藏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族)、缅甸八馆。初隶翰林院,弘治四年(1491)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人为主官,遂隶太常寺。设译学生、通事,翻译语言文字。后增置八百馆、暹罗馆。只设少卿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隶翰林院,以太常寺少卿为主官。分设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百、暹罗八馆,设序班二十人,朝鲜通事官六人。乾隆十三年(1748)省入礼部,更名会同四译馆。

猜你喜欢

  • 桃豹

    ?—340十六国时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字安步。少时以胆勇骑射著称,有大志。晋永兴二年(305),随石勒起兵反晋,为十八骑之雄,事勒甚恭。后为魏郡太守镇邺,抚当地流民。徙守陈川,御祖逖。又迁豫州刺史

  • 布燮

    官名。南诏置,与坦绰、久赞谓清平官,决国事轻重,犹如唐朝宰相。

  • 观政进士

    明代正式任官前分往各衙门实习的进士。洪武十八年(1385)殿试进士后,除直接任官者外,另有给以禄米,使之观政诸司者,俟其谙练政体,然后擢任之。分至翰林院者,称庶吉士,在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各司

  • 民王

    清代对非宗室封王者之称呼。此外,凡削去宗室籍之王亦视为民王。如雍正四年(1726),廉亲王允禩被削宗室籍,革去黄带子(清宗室之标记),易为民王。

  • 上官体

    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工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追求辞藻典丽、对仗工稳,如“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之类。仪既显贵,时人多效其体,称上官体。

  • 古蓬

    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古蓬,明时为八寨之一。见“八寨”。

  • 赵志忠

    一作赵至忠。辽进士。曾任翰林学士、修国史。兴宗时投奔宋朝,先后献《辽地图》及《杂记》、《契丹国俗官称仪物录》、《契丹蕃汉兵马机密事》并《契丹出猎图》等。宋授黄州通判、殿中丞、国子博士等职,并赏赐银绢。

  • 卢肇

    唐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字子发。会昌三年(843)状元。历任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宣州(今属安徽)、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刺史。著有《文标集》,其中《海潮赋》研究潮汐学,提出其天

  • 颠軨

    山西中条山上古坂道名。在今平陆县东北张店镇南。春秋初期地属虞国。《左传》僖公二年(前658):晋将伐虢,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即此。《水经·河水注》:虞、虢之间“傅岩东北十余里,即

  • 湖北铁路学堂

    学校名。由张之洞筹拨经费收购日本东京路矿学堂后,迁徙校舍至小石川区水道町,始改名湖北铁路学堂。为中国在日本自办的唯一的学校。聘请日本岩仓铁道学校理事榊原浩逸为校长,另委派廖正华为驻校提调,管理校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