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县
①战国齐邑,西汉置县。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属齐郡。东汉、魏、晋属齐国,东晋属齐郡。南朝宋徙废。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治今山东临朐县。属齐郡。隋开皇六年(586)改为蓬山县,大业初改为临朐县。③北宋熙宁六年(1073)分鄞县于唐翁山县故地置。治镇鳌山麓(今浙江舟山市西北隅)。属明州。南宋属庆元府。建炎三年(1129),高宗避金兵,曾航海至此。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州。十七年复置昌国县隶州。二十七年废县存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县,二十年废。
①战国齐邑,西汉置县。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属齐郡。东汉、魏、晋属齐国,东晋属齐郡。南朝宋徙废。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治今山东临朐县。属齐郡。隋开皇六年(586)改为蓬山县,大业初改为临朐县。③北宋熙宁六年(1073)分鄞县于唐翁山县故地置。治镇鳌山麓(今浙江舟山市西北隅)。属明州。南宋属庆元府。建炎三年(1129),高宗避金兵,曾航海至此。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州。十七年复置昌国县隶州。二十七年废县存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县,二十年废。
西周宣王时青铜器。宋代出土。附耳,圈足缺,盘内底有铭文一百三十三字,大意是:王五年三月庚寅日,与狁大战于,兮甲从征,有所
?—1646明末清初浙江金华人,字延长,号未孩。明万历进士。崇祯末官漕运总督、凤阳巡抚,以贪黩闻名。南明弘光立,以兵三千入卫,加兵部尚书,总督江上军务。弘光亡,还守金华,鲁监国加以东阁大学士,隆武帝进
官署名。十六国后燕、北魏、北齐皆置。北齐属长秋寺,以令、丞为长贰,领中黄门冗从仆射、中黄门博士等官,皆用宦者。
1748—1804清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珠轩。行伍出身。乾隆间以马甲随征金川,复参与镇压田五起义、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七年(1792),随福康安入藏反击廓尔喀入侵,积功迁至都统。六十年,赴贵州、
法典名。五代后唐同光时,刑部尚书卢质纂。十三卷。已佚。
史官名。商代置,掌用龟占卜。甲骨卜辞中“贞”上一字,即是贞人之名。贞人之名常被用作甲骨卜辞分期的重要标准。
唐至德元载(756),肃宗于灵武以平安史之乱军费不足,准右仆射裴冕请,鬻僧道度牒,谓香水钱。时僧人神会于洛阳主其事,两京收复,颇得其助。唐末各节度使亦袭此征敛财富。
又称检籍。指检校核实户籍。户籍本为国家区分人口出身贵贱、地位尊卑、赋役课免之依据。南朝时户籍登记多诈伪失实,如假注爵位,改换岁数、身强而称疾,人在而托死等,严重影响赋役之征收,故朝廷要求郡县核实户籍。
明真定元氏(今属河北)人。万历举人,受业于赵南星,授知县。天启中附魏忠贤,擢御史,疏诋赵南星,劾罢徐光启等,官至太仆少卿。思宗即位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置。治今河南南乐县西北。属昌乐郡。隋废入繁水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隶魏州。次年徙治今南乐县。五代唐改南乐县。②宋初析寿光县长寿乡置。治今山东昌乐县西北。属潍州。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