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昙首
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弘少弟。兄弟分财,惟取图书。初辟琅邪王大司马属。后随宜都王刘义隆,历冠军府功曹、镇西府长史。时宋少帝游戏无度,执政徐羡之、傅亮密谋废立,他力劝义隆自江陵东下,入承帝位。元嘉初,为侍中,预谋诛徐羡之、傅亮,击平谢晦。迁太子詹事,侍中如故。为文帝亲委,任兼两宫。
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弘少弟。兄弟分财,惟取图书。初辟琅邪王大司马属。后随宜都王刘义隆,历冠军府功曹、镇西府长史。时宋少帝游戏无度,执政徐羡之、傅亮密谋废立,他力劝义隆自江陵东下,入承帝位。元嘉初,为侍中,预谋诛徐羡之、傅亮,击平谢晦。迁太子詹事,侍中如故。为文帝亲委,任兼两宫。
官名。北魏太和十五年(491)置,掌宫廷乐事及诸乐官。十七年,定为三品上。
又作粮圉、根圉。商先公。相传为昌若之子。
科场称谓。宋制,举人赴解试、选人注官,皆须三五人或十数人结成一保,撰写保状。三次应举而终场者得为保头,曾预解试而年龄稍大、才行为众所推者亦得为保头。保头负责检查本保举人家状,撰写保状,率本保举人接受考
官署名。(1)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浙江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部下分设四
1614—1649清太祖第十五子,摄政王多尔衮同母弟。天命五年(1620)为和硕额真。旋为贝勒,统正白旗。天聪二年(1628)从征蒙古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崇德元年(1636)封和硕豫亲
①御史中丞别称。南北朝时称御史台为南台,御史中丞为台中长官,故名。《梁书·江淹传》:“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时明帝作相,因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
即“周文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天官府膳部司长官,员一人,掌管皇帝的饮食事宜。正五命。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古代官办救济机构。唐开元中置,给两京乞儿廪食,使居之。宋沿置。明洪武五年(1372),令各司府、州、县设孤老院。八年,改此名。凡民之孤独残疾不能自生者许入院,官为赡养。每人月米三斗,薪柴三十斤,冬夏布
官名。(1)唐代左右卫所领亲府次官之一,武德七年(624)置一员,正五品上。(2)唐代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亲府次官之一,置一员,正五品下,永徽三年(652)改左翊军郎,显庆元年(656)复名左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