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丘县
春秋鲁瑕丘邑,秦置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属薛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封鲁恭王子政为瑕丘侯于此。后改为县。汉、魏属山阳郡。西晋废。隋开皇十三年(593)复置。移治今兖州市。隋唐为兖州治。北宋大观四年(1110)改为瑕县。
春秋鲁瑕丘邑,秦置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属薛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封鲁恭王子政为瑕丘侯于此。后改为县。汉、魏属山阳郡。西晋废。隋开皇十三年(593)复置。移治今兖州市。隋唐为兖州治。北宋大观四年(1110)改为瑕县。
①官署名。隋代陇右牧总监所统诸牧之一,置监、副监、丞,统诸羊牧。②官名。隋代陇右牧总监所统盐州牧长官,视从七品。
1047—1107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字子开。曾巩弟。治平进士。调台州黄岩主簿、郑州教授。擢崇文院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删定《九域志》。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为国史院编修官。进吏部郎中
即“秃鲁花”。
①旧时用以指家世清白的平民子女。《汉书·李广传》:“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王先谦补注:“周寿昌曰:汉制,凡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谓之良家子。”《汉书·外戚传》:“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
乐曲名。亦称清商、法乐。初名清商三调,为汉魏六朝民间乐舞曲。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集中原旧曲及江南吴歌、荆楚西曲,总为清商乐。隋初,定为七部乐之一。辞曲有《白雪》、《公莫舞》、《吴声四时歌》、《春江花
藏语音译,意为秘书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所属僧官机构。设仲译钦波(大秘书)四名,均为四品僧官。主管全藏(班禅系统除外)宗教事务,掌管和办理达赖的印信、文书,负责僧官的培养、任免和调遣。对噶厦工作有监督权
1857—1928清末湖南黔阳(今洪江东北)人,字伯隅,号阳生。光绪举人。曾在家乡办爱莲书院。戊戌变法时上书请杀康有为、梁启超,反对变法。同年为国子监学正,预修《大清会典》。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四川杂谷寨首曩甲、达思蛮寨僧其卜来京贡马,授达思蛮副长官,赐印信及冠带。
天文学名词。太阴历中一年的量度。它与回归年无关,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而历月的长度平均约等于朔望月。有六个月为三十日,另六个月为二十九日,全年共三百五十四日,闰年三百五十五日。
即“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