稒阳县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古城湾乡古城。属五原郡。东汉废。汉代为北边交通要地,《汉书·地理志》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由此途经光禄等城,通往塞北和匈奴。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古城湾乡古城。属五原郡。东汉废。汉代为北边交通要地,《汉书·地理志》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由此途经光禄等城,通往塞北和匈奴。
西周都邑。(1)即镐京。参见“镐”。(2)即“雒邑”。
见“协律郎”。
书名。隋代官修。六十卷。已佚。
官署名。简称录勋司。清代理藩院诸司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设。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称典属司。
书名。三卷。北魏张丘建著。丘建,清河(今山东临清东北)人,生平不详。是书约成于公元466—485年之间。《算经十书》之一。在《九章》基础上成功解决了最小公倍数和等差级数诸因素互求的方法,对复杂算术问题
1212—1239又译答石,一名查剌温。蒙古札刺儿氏。木华黎之孙。元太宗元年(1229),袭父孛鲁国王位。次年,金将武仙围潞州(今山西长治),奉命往援,遭金军夜袭,失潞州。旋从太宗攻金,收复潞州,守潼
隋开皇十五年(595)置。以州东润浦得名。治延陵县(唐改名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大业三年(607)废为延陵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南京、丹阳、江宁、句容、金坛等市、县地。天
?—460十六国时临松(治今甘肃肃南东南)人。卢水胡。北凉国君沮渠蒙逊子。曾任北凉乐都太守。北凉亡后,南奔吐谷浑。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与兄无讳据高昌,重建北凉。五年无讳死,继立。在位时,信奉佛教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休纳(后废入州,今玉溪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玉溪市境。属澂江路。明清属澂江府,不辖县。1913年改为新兴县。1914年改名休纳县。
原为唐滇西六诏之一浪穹诏。开元末与南诏作战兵败,诏主铎罗望携部落退保剑川,改称剑浪诏。贞元十年(794),南诏破剑川,俘铎罗望曾孙诏主矣罗君,徙之于永昌(今云南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