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壁岭
又名韩信岭。在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形势险固,北与雀鼠谷接。《资治通鉴》:陈太建八年(576),齐为周所败,高阿那肱守高壁。“周主引军向高壁,阿那肱望风退走”,即此。五代时,北汉在此置寨。
又名韩信岭。在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形势险固,北与雀鼠谷接。《资治通鉴》:陈太建八年(576),齐为周所败,高阿那肱守高壁。“周主引军向高壁,阿那肱望风退走”,即此。五代时,北汉在此置寨。
官名。汉代为将军名号,不常置。三国魏、吴亦置。魏位列九卿上。十六国汉及北朝亦置,为地位较低的杂号将军之一。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从八品,北齐沿之。北周为一命。高昌国置为杂号将
三国时吴国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元直,一字德佑。曾任太常卿。研治天文易数之学,著有《昕天论》。参见“昕天”。
官名。唐代武官散阶,第六阶,正三品下,位怀化大将军下、云麾将军上,授新归附唐廷的诸蕃首领,仍隶各卫。
官名。清代八旗步军营之职官,额设一人,满缺。掌白塔信炮之鸣放事。若有警,得旨后则鸣炮。九门之炮闻声即应。官兵闻炮则集合候旨。总管下设监守信炮官、领催、炮手等。
①官名。(1)战国时县级行政机构长官。秦汉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魏晋至唐宋县皆置令。元改县尹,明清改称知县。(2)汉代中央政府所属机构长官及诸侯王国官员如尚书令、中书令及九卿所属各官署令、长亦多称令。
天文学名词。中国古代用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北斗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大约在春秋战国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商部奏准颁行。原订十三条,后增至十八条。以保护、整顿中国航业为宗旨,规定视各埠航业繁简,酌量情形分设总会或分会,由航业商人禀准商部后设立。
官署名。元置。属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掌烧造瓷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有大使、副使。
931—969即耶律璟,契丹名述律。辽代皇帝。公元951—969年在位。辽太宗长子。会同二年(939)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随世宗出征。世宗被察割等谋害,领兵诛察割,即皇帝位,年号应历,在位十
官名。隋开皇十年(590)行军总管杨素平江南时曾置,以来护儿为之。唐初缘边军镇,每千人置一员,任期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