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勐乌事件

勐乌事件

法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乌、乌德的事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与法政府议定界务,法方自称参预调处中日纠纷(指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事)有功,索取“报偿”,强迫清廷将西双版纳的勐乌、乌德版纳及先西里、勐信等地划入法属印度支那,签订《续订界务专条附章》。是年七月十九日,法军武装强行占领勐乌、乌德,遭到傣汉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勐乌、乌德傣族土司与当地汉人陈玉成,李萃廷等密议,欲组织群众武装反抗,事泄,未果,广大群众愤然撤离村寨,以空室清野方式进行抵制,不少居民相继内迁定居,留下的继续坚持斗争,直至宣统元年(1909),陈、李等还组织过大规模的反法斗争。

猜你喜欢

  • 巴列

    专指女奴隶。亦作“列罗歪”。见“阿比”(1190页)。

  • 贵由赤

    即“贵赤”(1654页)。

  • 石三保

    1746—1796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族起义首领。湖南永绥(今花垣)黄瓜寨人。苗族。原为寨老。家贫。靠烧炭、打猎为生。习武功,善用刀矛枪弩,性情刚毅勇猛,以善猎著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与贵州※石

  • 咒羊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夜间对羊焚香祷祝,再烧谷火散布于僻静处,次日清晨杀羊,剖视肠胃,若畅通则出兵无阻;羊心有血,则不吉。

  • 完者忽都

    元顺帝皇后。高丽人。奇氏。初由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为宫女,主供茗饮,以事顺帝。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日见宠幸,立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改徽政院为资正院。习学《女孝经》、史书,效法历代皇后有贤行者。顺帝至

  • 五峰寺

    土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北部湟中胜地五峰山上,以其形状似人的五指而得名。距县城约15公里。创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乾隆(1736—1795)年间,修建亭台楼阁,方丈殿宇

  • 镇康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傣族土司。元中统(1260—1264)中,其地首领归附。至元十三年(1276),置路。领三甸。治所在今云南永德县东北永康。隶金齿宣抚司,为金齿6路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镇康府,十七年

  • 赵兴

    ?—前112汉南越国第四代国君。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明王※赵婴齐之子。其父质汉廷10余载,娶邯郸樛氏女为妻,兴生于长安,后与母橦氏随父归国。父嗣王位后,被立为太子。即位后,尊母樛氏为皇太后。在母

  • 耶律

    契丹语。契丹族姓氏之一。《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开国后,皇族以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出生地著姓,原大贺氏、遥辇氏的契丹人,也以耶律为姓。据《新五代史·契丹传

  • 甲布洛差

    西藏波密地方差税名。藏语音译,意为“向王交纳的年差”。此“差”,实为“税”,为实物税。其中之“王”系指当时波密王噶朗杰布(居噶朗央宗)。1927—1931年,在藏波战争中,西藏地方政府攻败波密王,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