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天德五年(1153)改汴京路置。治所在南京(今河南开封),辖有开封、归德、河南3府,邓、许、毫3个节度使州和陕、毫(贞祐三年升为节度使州)、陈、蔡、郑、颍、宿、泗8个防御州及睢、单、寿、唐、嵩、汝、钧、裕8个刺史州。泰和八年(1208),又升新息县为息州。各府、州之下共辖有107县、98镇。辖境约当今河南阌底镇及崤山、熊耳山以东,黄河及原阳、延津、封丘等县以南,淮河以北,山东曹县城武、单县及安徽砀山县和涡河以西地区。大定后有所扩展。总共约有146.8万余户。金末废。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天德五年(1153)改汴京路置。治所在南京(今河南开封),辖有开封、归德、河南3府,邓、许、毫3个节度使州和陕、毫(贞祐三年升为节度使州)、陈、蔡、郑、颍、宿、泗8个防御州及睢、单、寿、唐、嵩、汝、钧、裕8个刺史州。泰和八年(1208),又升新息县为息州。各府、州之下共辖有107县、98镇。辖境约当今河南阌底镇及崤山、熊耳山以东,黄河及原阳、延津、封丘等县以南,淮河以北,山东曹县城武、单县及安徽砀山县和涡河以西地区。大定后有所扩展。总共约有146.8万余户。金末废。
?—1804清代蒙古族王公。阿拉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清札萨克和硕亲王罗卜藏多尔济长子。初尚郡君、授固山额驸。郡君卒,复尚县主,授多罗额驸。乾隆四十四年(1779),授公品级一等台吉。四十八年(178
书名。镇压侬智高起义的宋军副将余靖(1000—1064,字道安,广东韶州曲江人,汉族)撰。20卷。内容含诗、序、论、记、制诰、判词、表、启、杂文、墓志等几大类,为其平生所著,其中卷5收《大宋平蛮碑》、
即“可敦”(491页)。
元朝官署名。掌内廷近侍之事。文宗至顺二年(1331)置。设侍正14员,秩正2品,同知、佥府,判侍各二员。领※速古儿赤(掌内府尚供衣服者) 400人,奉御24员(尚冠、尚衣、尚鞶、尚沐、尚饰兼尚辇奉御和
清代京师绿营之俗称。即“巡捕营”(948页)。
古代乐名。以源于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而得名。后传入中原,在南北朝和隋代,该乐依附于龟兹乐。唐代被正式列为十部乐之一。主要乐器有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
?—1651清朝将领。察哈尔部人。蒙古族。父图尔奇叶尔登率众归后金,授三等副将世职。天聪八年(1634),父卒袭职。崇德元年(1636),从征明,败明巡抚袁应泰兵。又从征克什克腾。六年(1641),围
见“崇德可汗”(2060页)。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1楼拍土地撒播种子7斗5升至1石。租种一楼拍土地,须交纳地租6斗。
渤海王国置。为东平府依郭州,领县不详(史只载东平府辖5州共18县)。州治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临湖村西废墟,有在该省依兰县附近等说(详“东平府”)。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似被辽太祖迁至今辽宁新民县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