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卦尔察部

卦尔察部

部落名。又作瓜尔察、瓜勒察。女真后裔。地当伯都讷(今扶余县)城东北,松花江与嫩江合流下游南北地。明时,役属蒙古科尔沁部。清初为打牲部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与叶赫、科尔沁蒙古等九部联军,进攻建州部,兵败。天命四年(1619),从科尔沁蒙古归服后金,入蒙古旗,隶科尔沁各王公旗下。康熙二十八年(1689),科尔沁王公将此部人丁献出。三十一年,清廷从所献锡伯、卦尔察、达斡尔等14458丁内,选11850余名,披甲。分隶上三旗满洲。驻齐齐哈尔、伯都讷。又编伯都讷城10佐,移驻吉林。三十八年(1699),移伯都讷卦尔察人于盛京。雍正三年(1725),移披甲、余丁150名于阿勒楚喀。十三年(1735),再移伯都讷卦尔察捕珠队180人,驻守呼兰城,析居蓝旗各屯。清初以来,先后来归姓氏有:完颜氏、兆佳氏、库雅拉氏、赛密勒氏、乌苏氏、辉和氏、瑚锡哈理氏等10余姓。伯都讷蓝旗各屯卦尔察人,至清末民初,因大批汉人北移,渐同汉俗,从汉姓,原姓乌札拉氏,改吴姓,其余分别以胡、白、原、赵、金、富、关诸汉姓称呼,原姓无考。语言仍本俗,操满语兼通汉、蒙语。

猜你喜欢

  • 觉阿尼西

    藏语音译,意为“一五二四”,即藏历十五绕迥第二十四年。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由掌办商上事务第穆呼图克图报请驻藏大臣批准,于光绪十六年(1890)仿※九松西著”币铸造,惟正面铸藏文“觉阿尼西”字样,余

  • 宰赛

    明末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亦作斋赛、介赛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裔孙,※伯言儿子。部众万余,拥兵5000。占据福余卫故地,驻牧于辽河流域。其盛时势力所及,西起札鲁特,东跨辽河两岸,

  • 车里宣慰使司地方志

    参见“泐史”(1138页)。

  • 陆腾

    ?—578西魏、北周大臣。字显圣。代郡人。北魏东平王陆俟玄孙。先世为鲜卑步六孤氏,后改今姓。少慷慨有大节。初仕魏,曾从尔朱荣平葛荣,以功赐清河县伯。迁通直散骑常侍。及孝武帝元修西迁,受命留邺。东魏兴和

  • 岭南风俗记

    书名。壮族风俗志书。1篇。北宋吴处厚(字伯固,福建邵武人)撰。作者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任大理寺丞时,曾到广南西路宾州(今广西宾阳一带)审理讼案,见到当地居民“相呼不以行第,唯以各人所生

  • 戈什哈

    一作果什哈。满语音译。清代八旗各级武官的亲随护兵。清制规定,武官不乘舆,从兵限以额:京城都统、统领、副都统及管理各营大臣,各准于前锋、护军、马甲内挑取跟班2人。驻防将军、都统,各准于领催内挑取跟班2人

  • 处密

    西突厥所辖诸部之一。又作处蜜。唐时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与处月部为邻。唐贞观十五年(641,《资治通鉴》作十六年),随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犯唐,与处月部围攻天山,为安西都护郭孝恪所败,被追至遏索山,

  • 金桓惠皇帝

    即“乌古迺”(332页)。

  • 乜克力

    蒙古旧部名。又作磨可里、灭乞里、麦克零、野乜克力等。一说为畏兀儿近族,或认为是突厥后裔。历唐、宋、元诸代,均居于天山一带。明中期,其首领之一癿加思兰率部众三、四百人驻牧于吐鲁番地面。天顺(1457—1

  • 大廊厅

    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行政机构名。设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者)及管家等职,分管寺院的土地、牲畜、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等各种财产的收支,以及外事工作,并管辖“塔娃”(下层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