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硕贝勒

和硕贝勒

清代爵位名。满语音译“和硕”意为“四方之方”、“楞”,四角之“角”,“贝勒”源于金代官爵“勃极烈”之汉文异写,意为“高官”;“和硕贝勒”即一方之高官。明代“建州三卫”和“扈伦四部”等有地位的大酋长,多“自称贝勒”。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帝时,初封四大和硕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后增岳讬、多尔衮、阿济格等计八和硕贝勒。皆为最高品级,专主一旗之事,权力极大。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厘定爵位,顺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和硕贝勒等,被降为第三等爵位。因仍主一旗之事,故亦称“固山贝勒”或“旗主贝勒”。

猜你喜欢

  • 噶玛巴·得银协巴

    1383—1415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噶玛巴”《明史》译作“哈立麻”。本名却贝桑波。生于娘布地区的阿拉娘。古如仁清之子。4岁从师喀觉旺波学法。7岁在工布的孜拉岗出家。明建文三年(

  • 必里千户所

    明代藏区卫所名。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置。属河州卫。治所在故元必里万户府,今青海贵德境。初,命故元万户朵儿只星吉为世袭千户。六年(1373)八月,又以故元蒙古世袭万户阿卜束等15人为其千户所千、百

  • 阿的迷失帖木儿

    元朝官员。畏兀儿唆里迷(今新疆焉耆)人。※哈剌亦哈赤北鲁玄孙,独山城达鲁花赤月儿思蛮之子。后因察合台后王笃哇据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尽室徙居平凉(今甘肃武威)。与父入觐,被世祖诏入宿卫,

  • 完颜谷神

    即“完颜希尹”(1154页)。

  • 他失

    见“塔克世”(2158页)。

  • 阿喇布坦多尔济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

  • 昭觉县

    地名。清宣统二年(1910)置。汉为越嶲郡所辖卑水县地,沿至南朝宋。齐、梁时属越巂僚。宋归沙麻部。元初属中县,中叶改置北舍县,隶建昌路。明隶建昌卫。清乾隆(1736—1795)间设交脚汛衙门。同治七年

  • 石敬赞

    898—947五代后晋宗室、将领。亦作石赟,字德和。后晋高祖石敬瑭堂弟。初补太原牙将。及石敬塘即位,任飞皇城使,累迁曹州防御使。天福五年(940),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岁余,徙镇保义,为陕州节度使。少帝

  • 邪米思干

    见“撒麻耳干”(2495页)。

  • 万俟普

    字普拔。族属匈奴。太平(治今陕西宜川县东南)人。以雄武著称。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随破六韩拔陵于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起义,封太尉。后率众降北魏,封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孝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