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回丧葬法

回回丧葬法

丧葬制度。行土葬。提倡速葬、薄葬。人死后,最多不能超过三天即埋葬。以早亡当晚葬,晚亡次晨葬为好。主张就地埋葬,俗谓“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当病人危亡时,请阿訇念“讨白”(忏悔词),死后将亡人埋体(尸体)置尸床上,头北脚南,面向西方(朝麦加方向)。继用清水洗尸体(称艾苏里)。净身时,须男洗男,以女洗女。尸体洗好后,裹上“克番”布(即尸衣,用新白布制成,无袖无领),男用3块,女用5块。然后举行站“者那则”(殡礼仪式):由阿訇领亲友为死者祈祷,传经。装入“塔布提”(埋体匣子),抬至墓地,将埋体从匣中取出,送入土坑或石坑。在墓地由阿訇领着教众举行永别仪式。埋体一般头北脚南,面朝西方,身上不带任何生前之物,撒上香料(冰片等)。有的地方还用白布或石料写刻上护心“都阿宜”(阿拉伯文祈祷词),最后埋上土,地面垒成鱼脊形墓堆。一些门宦教派,还在教主坟地上修建拱北(墓园)、亭院、甚至清真寺,以便教众纪念、朝拜(教内称干“尔埋里”)。在江海行船中亡故,也可水葬,仪式从简。若死在异国他乡,即可就地埋葬。亡人埋葬后,凡7天、40天、100天、周年,都要进行祭奠,请阿訇念经、宴请亲朋,给亲友送油香等。此外,葬仪中不得啼哭,一般妇女不送葬。老教穿孝服,新教则不穿。

猜你喜欢

  • 库狄迴洛

    东魏、北齐大将。又作厍狄回洛。代人。鲜卑库狄氏。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北魏建义元年(528),以预立孝庄帝功,转为别将,赐爵毋极伯。从破葛荣,转都督。荣卒,隶尔朱兆。普泰元年(531),拥众归高欢。从破尔

  • 定理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定、潘2州。治定州,故址有多说,即在今兴凯湖以东前苏联滨海地区,或在其苏城一带;在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在乌苏里江左右或其下游;在宁古塔地方;在今辽宁岫岩和凤城县境等说。

  • 孛术鲁娄室

    ?—1234金末将领。女真族。孛术鲁氏。天兴二年(1233)九月,蒙古军围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奉命以总帅、世袭谋克,与完颜承麟守东面。十二月,权参政,由承麟代其为东面元帅,权总帅,共同救应。翌年正月

  • 蒙科尔多尔部

    见“蒙额勒多尔部”(2344页)。

  • 明扆

    见“耶律贤”(1302页)。

  • 唐蕃会盟碑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 莽式舞

    满族舞蹈名。又称莽(蟒)势舞。是新年或祝寿等喜庆宴会上的传统歌舞,广泛流行于清宫和民间。分为男莽式与女莽式。舞式为两人相对而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是为“莽式”。凡有喜庆之时,主人男女更

  • 和田马钱

    古货币名。又称汉佉二体钱。公元1至3世纪于阗国铜币。1929年黄文弼在和阗北阿克斯比尔旧城所得。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压铸,圆径2.4厘米,厚4毫米,无孔、无周廓。分大、小两种。大钱正面有汉文“重廿四铢

  • 纳印

    布依语音译,意为“掌印者的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县桑郎等地。改土归流前,为土官※亭目领有的“阴免田”。桑郎亭目王氏拥有6块印田,稻谷产量约120挑(每挑约折合5

  • 陶虎

    即“陶新春”(1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