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玛哈鱼

大玛哈鱼

鱼名。“玛”一作“麻”或“马”。鲑鱼的一种。为冷水性的洄游鱼类,是淡、咸两种水养成的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贵鱼。鱼籽更为佳肴,富有营养;精巢可制鱼精蛋白。分布于北太平洋,中国主要产于黑龙江流域。是渔猎为生的赫哲族捕捞的主要鱼种,及其衣食之源。肉可鲜吃、腌制、熏制和晒鱼干,皮能制衣。每年白露前,此鱼从鞑靼海峡结群逆流游入黑龙江,进入各支流的砂砾河床中,掘穴受精、产卵。世代居住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赫哲人,在白露至霜降约40余天的捕鱼季节,昼夜用网捕捞。有人描述这种捕鱼夜景云:“江上渔灯点点似繁星,滩上篝火熊熊满天红;船上渔歌朗朗震长空,网上鱼鳞片片跃舱中”。漏网的鱼,因习惯于逆水游,常游至江河源头,冻饿而死。据赫哲人云,产在河床中的鱼籽,经过一冬,成长为2—3厘米长的幼鱼,随着春天的冰排,流泄到鞑靼海峡中,经五、六年(一说四年)成长成熟,体重一般有10余市斤(大者近30市斤),再游回黑龙江各支流河床中产籽。民间流传其“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死在江里”。

猜你喜欢

  • 朗氏家族史

    书名。藏文原名《朗氏犀牛宝卷》,意译为《朗氏家族史》。约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作者是朗氏家族成员※扎巴坚赞贝桑波。著于山南乃东孜寺。是书初以伏藏形式出现,后掘出始为人知。分上、中、下3部。该书

  • 纳西

    ①族名旧时西部纳西族的自称。纳西族居住在云南西北和四川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略以长江第一湾流至东经100°4′处,自北而南分作东西两个区域。称谓颇多,大体东部的称为“公些”,西部的称为“纳西”。“纳”,

  • 鲜于台阳

    北魏神䴥年间定州地区起义首领。丁零(敕勒)氏。定州(治今河北定县)人。神䴥元年(428),与翟乔等2千余家举旗反抗北魏。以西山(太行山)为据地,四出攻袭郡县,击败前往围剿之

  • 缥甸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元史·地理志》有“缥甸军民府”,但无注。《新元史·地理志》谓后至元元年(1335)置缥甸散府。缥甸之名屡见于《元史·爱鲁传》:“至元五年(1268)从云南征金齿诸部,蛮兵万人,绝缥甸路”

  • 华严寺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

  • 天兴

    ①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98—404年,凡7年。 ②于阗国王李圣天年号。950—963年,凡14年。 ③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32—1234,凡3年。 ④见“天庆”(216页)。

  • 阿勒楚喀河

    见“按出虎水”(1623页)。

  • 抹骨古等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抹骨古等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瓦里。

  • 邓都笃青

    清康区高日地方土司。藏族。察木多人。宣统元年(1909),赵尔丰率兵剿昂翁降白仁青,途经该处,以其愚碌无知,在任18年余,并未请袭,除向民间收粮派差外,向居杂渠卡,从未到过高日地方,公事民事一概不问,

  • 拓跋细豆

    见“拓跋思头”(1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