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金吊伐录

大金吊伐录

书名。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天会三年(1125)四月再举伐宋,五年(1127)灭北宋立伪楚,直至宋高宗南渡期间金所有国书、誓诏、册表、文状、指挥牒檄之类,均按年月排比,具录原文,首尾连贯。后附有降封宋徽宗、宋钦宗为昏德公、重昏侯和辽天祚帝为海滨三的诏书及他们的上表。保存了当时不少原始资料。所录与《三朝北盟会编》详略互见。可互校对缺讹,补充正史之不足。是研究金史和宋金关系史的重要史料。今通行本系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墨海金壶》本、《四部丛刊三编》本、《国学文库》本等,各互有出入,可相互参照。

猜你喜欢

  • 那离羌

    ※烧当羌的一支。东汉永和在三年(138),众3千余骑攻金城(治允吾,今甘肃永靖县西北),被汉将马贤击败。失众400余,马千余匹。复西招羌胡,杀掠吏民。次年,又攻汉马贤军,失败,损失1200余人,马、骡

  • 弄麻等十一族

    藏族古部族名。见于《元史·世祖纪》。元代分布于威州(属宣政院辖地,在今四川阿坝地区汶川一带,治汶川县西北)山谷燔。元至元四年(1267)五月,受招归附,赐以玺书、金银符。十一族各族部名称史籍失载。

  • 呼兰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治所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界兴东道大通县,西邻肇州厅,南连吉林滨江厅阿城县,北接绥化府。辽以前沿革与※龙江府同。辽属生女真及江宁州北境。金属上京

  • 智缘

    ?—1074北宋名僧。随州(今湖北随县)人。嘉祐(1056—1063)末年,奉召至京师,舍于相国寺。善医,有口辩。宋神宗即位,推行拓边政策,于熙宁四年(1071)命※王韶率军攻占吐蕃住地熙河地区。以吐

  • 耶容语

    我国广西部份瑶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使用人口约计有600多。语言主要特点有:声母少,韵母多。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没有清鼻音声母,没有鼻冠音声母

  • 撒连的

    见“萨仑的斤”(2010页)。

  • 恩萨·索南乔郎

    1439—1504即二世班禅。全称竹白旺修索南乔吉郎布。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后藏恩萨(今日喀则境内)人。初名支才贝吾。幼时灵异昭著,能追述前辈班禅事迹。被巴索曲结甘丹尺巴收为门徒,赐名索

  • 冯万泥

    ?—410十六国时期北燕将领。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北燕创建者※冯跋从兄(一作从弟)。初附后燕,慕容熙即位后,为政暴虐,遂与冯跋等二十二人谋,潜入龙城(今辽宁朝阳),于建始元年(4

  • 西夏官印集存

    书名。罗振玉编著。1926年印行,钤拓有年号西夏印11枚。1927年增至33枚印行。其中有年号者25枚,计贞观8、元德3、正德1、大德1、大庆2、人庆1、天盛7、乾祐2。无年号者8枚。款识中年号由罗振

  • 恰木加

    撒拉语音译,意为“长袍”。清代撒拉族男子服饰。流行于今青海循化等地。其式样与维吾尔族袷袢相同。右衽斜领,无扣,腰系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