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萨尔达卫。嘉靖(1522—1566)间设。并说清代有萨尔达山,在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又说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地名萨克达,音亦相近。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萨尔达卫。嘉靖(1522—1566)间设。并说清代有萨尔达山,在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又说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地名萨克达,音亦相近。
羌的一种。居今川西和青海省东部,有夷有羌。东汉永元六年(94),首领造头率种人50余万口从蜀郡徼外内属,东汉政府拜造头为邑君长,赐印绶。
见“爱哈卫”(1898页)。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大臣及诗人。白蛮(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据同时代人何光远《鉴诫录》载,此人任大长和国国主郑仁旻的布燮(清平官之一),善言辞,工于诗。前蜀王衍乾德(919—924)间
参见“更六兀”(1048页)。
亦称白高国、大夏国、夏国。西夏国号。党项语音“庞喻领”。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西夏乾祐十五年(1184)刻印汉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等文献中,分别用西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辖域东西430里,南北260里。东界方正县,西接阿城县,南连五常府,北邻黑龙江巴彦州。隋为安车骨靺鞨地。唐属渤海鄚颉府高州。辽
清代对西宁、凉州商民赴西宁口外蒙、藏地区进行贸易所定的规章。道光三年(1823),陕甘总督那彦成以西宁、凉州等地商民携带货物,例由西宁大臣给票出口,径赴蒙古游牧贸易,既不指定地点,来去亦无限期,以致奸
我国东乡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等地。使用人数约有30万。内部差别不大。东乡语元音系统简单,元音没有长短的
维吾尔语音译,原意为“筛子”,后演化为重量单位。1噶尔布尔等于8察拉克,8噶尔布尔等于1巴特满。
见“特木尔巴根”(18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