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库库河屯

库库河屯

城名。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前身,亦译库库和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明隆庆六年(1572),在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下,由蒙汉等族工匠动工兴建。万历三年(1575)建成。应俺答汗之请,由明神宗命名为“归化”。九年(1581),进行扩建,“修罗城周围二十里”。该城位于北纬40度74分,东经111度37分。北屏大青山,南临大小黑河(黄河支流)。座落在黄河故道冲积层形成的土默川(旧称云中川、敕勒川、白道川、丰州滩等,即今呼和浩特平原)上,海拔1066公尺。建筑宏传壮丽,“具有八座奇美楼阁之城”,内有俺答汗居住的顺义王府,为精工修造的“玉宇宫殿”。诗人赞之曰:“筑城绝塞跨岗陵,门启重关殿百层;宴罢白沉千里雪,猎回红上六街灯”。与周围丰美草原、青山绿水、北国风光相辉映,堪称草原明珠,故以青色自许的蒙古人昵称之为库库河屯。俺答汗修筑此城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土默特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兴起,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也为了加强蒙汉经济文化交流。自云:“我为款贡大事筑城,意在久远”,“每春秋二季,(明)军民出边,在我城内交易给粮食”。此城的修筑对开发中国北部边疆,加强蒙汉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起了重要作用。俺答汗卒后,其夫人※三娘子久居城内,主政30余年,故又被称为“三娘子城”。明末,这座富丽的城市不断遭到战火的摧残。崇祯元年(1628),察哈尔部林丹汗西进,以武力攻占归化,迫土默特部归降;五年(1632),后金皇太极败林丹汗,在城中纵火,“东人烧绝板升”,宫殿、民房均被夷平,仅剩※弘慈寺等几处寺院。清初,因陋就简,修复了“周围二里”的小城,仍名归化。康熙三十三年(1694),加修了外城。乾隆二年(1737),在其东北部新修了绥远城,驻扎军队,隶归绥道,以加强其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作用。民国初年,设归绥县,属绥远省。1929年,成为绥远省省会。1937年,被日寇占领,改名为“厚和特别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其北部山区建立著名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归绥市”,与归绥县划界分治。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954年2月,撤消绥远省建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取消“归化”、“归绥”等名称,恢复呼和浩特(即原库库河屯)名称。同年,自治区首府从乌兰浩特迁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猜你喜欢

  • 与敦

    见“预墩”(1962页)。

  • 附离

    参见“附邻”(1259页)。

  • 阿达克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阿达嘎洪。意为“下等人”。为阿拉特(平民)的最下层。多数人没有牲畜,生活贫困,无力缴纳牲畜和其他实物,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对象,有的沦为奴仆,受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的歧

  • 利贞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73—1175,凡3年。

  • 东海郡侯

    见“完颜永济”(1151页)。

  • 万俟仵

    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军将领。又作万俟行丑。族属匈奴。参加万俟丑奴领导的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义,任仆射。孝庄帝永安三年(530)三月,受命与大行台尉迟菩萨率兵攻魏军,自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南渡渭水,拔栅

  • 阿波

    独龙族传说中的始祖。独龙族《创世纪》称:洪水泛滥,仅存兄阿波和妹阿朋二人,居于卡窝卡甫神山。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兄妹成婚。为避免天神归罪,向天神发誓祷告,若将一筒清水倒出,能变成江水,就表示已取得天神

  • 提云陀若那

    见“提云般若”(2193页)。

  • 布达什汗

    哈萨克汗。又译比里剌失。※塔赫尔汗兄弟。1533—1538年在位。时汗国处于分裂状态,各部自立可汗,各据一方。如汗国西部之阿克买德汗和七河流域的托格木汗,都各自为政,拒不服从其管辖,直接控制人口仅有两

  • 诺尔布事件

    清代西藏日喀则地区反对蒙古汗王和格鲁派之斗争。清崇德七年(1642),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灭藏巴汗后,将后藏土地、百姓全部献给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顺治十二年(1655)固始汗死后,汗位空悬数年。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