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格尔之乱

张格尔之乱

清嘉道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先后有4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张格尔(新疆喀什噶尔人,维吾尔族,幼居浩罕)纠集安集延阿哈呼里等百余人、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萨雅克部、冲噶巴什部等500余人,进犯图舒克塔什、喀浪奎、乌帕拉特卡伦,任意杀掠,并谋攻喀什噶尔(今喀什),为喀什噶尔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等所败,遁走。道光四年(1824)八月,复伙同塔什库尔干布鲁特人玛巴特依斯拉木、安集延人巴布占诡称投诚,进犯乌鲁克卡伦,为游击刘发恒击退,走塔什库尔干等地,继续招集无赖,以图再举。翌年,偕布鲁特兵歼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巴彦巴图于阿克密依特。六年(1826)六月,率浩罕及布鲁特兵,复自开齐路入境,裹胁维吾尔族众万余,分兵进攻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遣人至浩罕,请援于迈玛达里汗,约“割喀城酬劳”,相继陷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4城,建立割据政权,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效法浩罕宫廷,建官立制,禁穿中国服装,妄图长期霸占南疆。嗣因在浑巴什河、柯尔坪、洋阿尔巴特、阿瓦巴特、喀什噶尔等战役中连遭惨败,被迫率少数亲随逃出卡外,流窜于木吉、阿赖等地。八年(1828)初,统兵由伊斯里克开齐潜入阿尔图什庄继续作乱,遭当地黑山派徒众狙击,逃喀尔铁盖山。被清军俘执,送北京处死,乱平。

猜你喜欢

  • 辛亥湘西苗民起义

    清末苗民反清斗争。1911年,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湘西苗民在同盟会员田应全(苗族)、开明绅商张伯春、沈宗嗣等组织下,以“兴汉倒满”为号召,发动苗族群众响应湖北武昌起义。同年十月中旬,决定攻凤凰厅(治今湖

  • 北魏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也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所建。4世纪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国,东晋太元元年(代建国三十九年,376),为前秦苻坚所灭。十一年(

  • 西魏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皇室为鲜卑拓跋氏(元氏)。北魏末年,权臣大丞相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西逃关中(今陕西中南部)依宇文泰。次年,泰杀之,立※元宝炬为帝(文皇帝)

  • 任尚纪功碑

    东汉碑刻。1979年在新疆巴里坤松树塘附近发现。碑体为不规则条形块石。碑高1.48米,宽0.7米。阴刻隶书5行,每行13字。所刻年号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第二行“任尚”二字和碑头“汉平夷碑”均尚

  • 岭北行省

    即“岭北等处行中书省”(1396页)。

  • 草青纪年

    蒙古早期采用的一种自然历法。此种历法,以草青一度为一年,每见月圆为一月,“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青”,“见草青迟迟,方知是年有闰月也”(《蒙鞑备录》)。后改用十二生肖纪年。

  • 幽都府

    见“南京”(1586页)。

  • 郭帕伯克

    ?—1716清代新疆哈密伯克。维吾尔族。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长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父命率兵300擒准噶尔部噶尔丹子色布腾巴尔珠尔于巴里坤,献于清。以功获赏。翌年,噶尔丹死,其侄丹济拉携噶尔

  • 额儿布思

    见“萧斡里剌”(2003页)。

  • 江华瑶民起义

    清道光年间,湖南江华一带瑶民不堪忍受官府和奸商的压迫和剥削,以赵金龙、赵福才等人为首,于十一年(1831)冬,在江华河口发动瑶民武装起义,攻占江华锦田司官署,杀死当地贪官20余人,先后在洪江冲和池塘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