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任法

思任法

?—1446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任发。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子。永乐十一年(1413),代兄※思行法任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初,与明保持密切关系,屡遣使入贡示好。同时不断扩张辖地,兼并周邻孟定、湾甸、干崖、南甸、腾冲、潞江及金齿等地,杀掠民众,焚毁甸寨,沿江造船欲取云龙,杀瓦甸、顺江、江东等处守军,并屡拒朝廷劝谕。明以定西伯蒋贵为总兵官,行在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率南京、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军15万进军麓川,发生“三征麓川”之役。正统六年(1441)夏,派兵3万,象80头,占大侯州(今云县),夺威远、景东,明军抵金齿,遂派人请降。后于驻地上江(陇川江东岸)遭明军3路夹击,大败。先后退守杉木笼、马鞍山,列象为阵拒击明军,复败。七年,奔孟养,为木邦所击,走缅甸,为宣慰卜剌浪囚于阿瓦。八年,明屡向缅索之,缅不予,并以水师迎战,声言须割麓川给木邦,割孟养、戛里给缅甸,始交付。其子思机法以精兵坚守者阑,继退守蛮莫。明责成云南总兵官沐昂再索取,许诺将孟养等地划给。十一年(1446),与妻孥等32人被缅甸献于明,于途中不食,垂死,被明云南千户王政所杀。

猜你喜欢

  • 苏尼

    彝语音译。亦作苏臬、苏业。意为“巫觋”。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的一种迷信职业者,但不脱离生产,不世袭,以跳神方式为人“驱鬼”、“治病”。不识彝文,不懂彝经。所用法术主要有“尼比字哈(捉鬼)、“尼比哥”(赶

  • 热斯太

    乌兹别克语音译,意为“商业繁荣区”。与维吾尔语“巴扎尔”相似而略有区别。前者主要指经常性商业网点,而后者是指定期贸易场所。乌兹别克人商业,主要是从事中亚运货到新疆,将一部分销售给新疆各族人民,一部分转

  • 西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西州(治所在高昌)改置,隶安西都护府管辖。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交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西州,下辖前庭、柳中、交河、天山、蒲昌5

  • 耶里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耶里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辽世宗※积庆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一瓦里亦为是名;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一瓦里记作“耶里只”。又,辽太

  • 禄胜

    ?—1003宋代甘州回鹘可汗(一说西州回鹘可汗)。宋咸平元年(998)即位。时辖境东起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甚精习。屡遣使向宋、辽进贡,并向辽进献梵僧名医。四年(1001),遣枢密使曹万通朝

  • 大象

    北周静帝宇文衍(后改名阐)年号。579—580年,凡两年。

  • 西夏文大藏经

    西夏称番大藏经。元代称河西字大藏经。大藏经名。西夏建国初(1038)景宗提倡,由汉文大藏经始译。经53年至崇宗天祐民安元年(1090),共译出3570余卷。景宗时以国师白法信、惠宗时以安全国师白智光等

  • 胡貉

    见“貊”(1732页)。

  • 斯丹巴

    清代四川梭磨土司。藏族。始祖为杂谷土目。自川省用兵剿金川,派出随剿土兵,较多于各土司,赏戴花翎。又以牛数百头,酒千篓,糌粑数百背,馈饷清军,加恩赏宣慰使职。

  • 洛桑格登主巴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兄。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掌办商上事务阿旺楚臣奏,准其与达赖喇嘛共居一处,并办理达赖喇嘛琐事。恃势肆行舞弊,占人田地,缺亏达赖喇嘛商上财物,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