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成达师范学校

成达师范学校

回民学校名。地在山东济南市西关穆家东门清真寺内。创建于1925年4月26日。由该寺阿訇马松亭等共同发起创办。取“成德达才”之意。以“施行师范教育,以造就健全师资,启发回民意识,阐发回教(伊斯兰教)文化为宗旨”。培养担当“三长”(即学校校长、宗教教长,协会会长)重任的优秀人才。校长为济南道伊唐柯三。经费由回民中之贤达民众捐资。初设予科、本科班,实行“二、四制”(即二年予科,四年本科)。后办初、高级班,改“四、二制”。课程设阿拉伯文、《古兰经》、《圣训》、教律、教史、教律、认主学、伦理学、国文、儒学、历史、地理、数学、化学、英语、音乐、工艺、图画、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学、哲学等30余门。1928年迁北平(今北京)东四牌楼清真寺内。增设小学、研究二部,后又开设特别班。曾派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聘请国内著名学者顾颉刚、徐炳昶、韩儒林、姚从吾、冯友兰、张星傅等及埃及学者来华讲学。出版《成师月刊》、《月华》旬刊等杂志。1937年迁桂林,1941年7月改名“国立成达师范学校”。并在安徽省阜阳县设立分校。1944年又迁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1949年4月,由北京市教育局接管,任命马玉槐为校长。同年10月与私立西北中学等校合并成立国立回民学院。1959年以后改为“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 扎比里

    即“亡人斋”(135页)。

  • 特末衍

    见“耶律章奴”(1319页)。

  • 姚硕德

    后秦将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羌人。※姚弋仲子。晋太元十一年(386),兄姚苌称帝于长安,拜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将军、秦州刺史,领护东羌校尉,镇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后受命镇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

  • 大宁都司

    官署。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为平定东北故元割据势力和控制东北蒙古内侵,特在大宁建立基地,戍兵屯田,设驿站,加强军事力量。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明军在击溃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元主脱古

  • 巩哈县牧民暴动

    1944年新疆巩哈县(今尼勒克县)牧民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武装斗争。为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及所谓献马运动,“解放组织”根据伊宁国民党兵力比较集中,而距伊宁东约100公里的巩哈县地势险要、难攻易

  • 安格那如

    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同猎者”。家族公社时期,每个“乌力楞”(公社)的生产由“新玛玛楞”(家族长)指挥,被分配去同一地区狩猎的人,称“安格那如”。一般约四五人,从中选出一名“给靠列都阿楞”(行猎长),根

  • 答隆

    明代乌思藏古地名。又作答笼。在今西藏林周西境。正统十一年(1446),其地喇嘛泥麻札失、想初领占等各遣使入朝贡马、赐宴及彩币等物。后,依明廷定例入朝进贡。

  • 吉林摩崖

    刻石题记。亦称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刻石。第一刻石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刻石范围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3

  • 若统

    契丹语音译。“福佑”之意。参见“稚鲁”(2368页)。

  • 合罗川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合罗川(今额济纳河)地区的一部。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