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

贵州44大土司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南诏陷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入播,授武略将军,据播州地,世袭其职。5传至扬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嗣,官至德州刺史。又7传至杨轼(第十二代),子杨粲袭职。累官沿边安抚使。历传杨价、杨文、杨邦宪(第十六代),皆仕宋,为播州安抚使。元至元十三年(1276),杨邦宪应世祖诏谕,奉版籍内附,授为龙虎卫上将军、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传子杨汉英,赐名赛因不花,历授宣抚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卒,追封播国公。子杨嘉贞袭职。又传3代至杨铿。明洪武五年(1372),入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章等,仍以其为宣慰使。子杨升袭职。永乐七年(1409),以草圹、黄平、重安所辖当科、葛雍等12寨少数民族归附。升传杨纲。正统十四年(1449),纲老疾,以子杨辉代。景泰七年(1456)讨铜鼓,五开等地苗民起义。成化十年(1474),以子杨爱代职,率兵征苗民起义。弘治十四年(1501),又出兵征讨彝族米鲁暴动。后历杨斌、杨相,其间嫡庶相争数世。嘉靖二十三年(1544),相子扬烈袭职。传子杨应龙。万历二十九年(1601),应龙叛乱失败,穷蹙自缢。自杨端至杨应龙共传29代,历725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明廷分播州地为2,置遵义府(属蜀)、平越府(属黔)。关于杨氏祖籍,另有会稽说或泸叙2州边徼羁縻州之少数民族等说。

猜你喜欢

  • 奕誴

    ?—1889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东阁主人,宣宗※曼宁第五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惇郡王。咸丰五年(1855),降贝勒。六年,复封郡王。十年(1860),晋惇亲王。卒,谥勤。著有《东园

  • 万户都护

    吐蕃在河陇占领区设置的官职。藏文写作“nang rje po”。其意解释不一。藏文直译为“内王”,故又有译为“内相”者;一说可能是“万户都护”或“州内万户长”。在敦煌藏文文献中多见任此职者。敦煌文献伯

  • 劾里钵

    1039—1092金世祖。亦作核里颇。女真完颜部人。景祖※乌古迺次子。有器量智识,深得父宠爱。辽咸雍十年(1074),父死后继任部落联盟长,后人称“劾里钵联盟”,并袭辽朝授予的节度使称号。为巩固在联盟

  • 耶律洼

    辽初大臣。字敌辇,又作迪辇、迪辇洼。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族兄,隋国王※耶律释鲁孙,南院夷离堇绾思子。少有器识,受人敬。辽太祖时,虽未入官,常任以事。太宗时,为惕隐,掌皇族政教。天显十一年(936)

  • 完颜宗亨

    金宗室、大臣。本名挞不野。女真族。完颜氏。阿买勃极烈(官名)习不失孙,真定留守鹘沙虎子。天眷(1138—1140)初,充护卫。翌年,以擒宗磐、宗隽有功,加忠勇校尉,迁昭信校尉、尚厩局直长。三年,升局副

  • 黄可经

    清永淳十三屯壮族人民抗租首领。广西永淳县那决屯望阜村人。壮族。道光末年,永淳一带壮族地区地主对佃农肆意盘剥,民情激愤。咸丰元年(1851),与杨隆盛、陆锦钦等结盟拜会,竖旗聚众,倡议抗租,提出“一县土

  • 阿兀出

    ?—1202蒙古国建立前泰赤乌部首领之一。又译沆忽、沆忽阿忽出。享“把阿秃儿”(又作“拔都”,意为“勇士”)称号。素与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不睦,屡相争战。宋庆元六年(1200),为铁木真和克烈部王

  • 乌和特隆归达赖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速古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速古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

  • 李成庆

    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唐末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子。思恭卒,曾暂由思恭弟李思谏任节度使,旋让职成庆,卒,思谏复任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