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明代马驿

明代马驿

明代京外驿站。设于交通线和通衢大道,任务是递送使客,飞报军情。洪武元年(1368)规定,60里或80里设置一驿,马驿有马、驴不等,冲要之地设马80匹、60匹、30匹,其余设24匹、10匹、5匹。马匹多少是区别驿站大小的主要标志。其设备、人夫、经费等定额,都由马匹多少来决定。

猜你喜欢

  • 土蕃

    即“吐蕃”。敦煌文书藏文卷子将“吐蕃”写作“土蕃”。称“吐蕃赞普”为“土蕃天子”。详见“吐蕃”(765页)。

  • 李清泰

    清末伊斯兰教经师。河北沧州(今沧州市)人。回族。念经习教,学识渊博,开帐授徒,驰名京津。因排行四,人称“李四爷”,或称“沧州李”。咸丰、同治(1815—1874)年间,与著名经师王崇名、钊北李三分华北

  • 句容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大二年(1309),知枢密院事钦察人床兀儿受封。其子答邻答里于天历二年(1329)袭封。

  • 哈剌反

    明初土族第一代剌土司。青海西宁州人。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充总旗。其孙剌苦功升副千户,始以剌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100余户,男女200余人。居地在今民和县泉里剌家庄,上剌庄。附剌土司

  • 哦段

    壮语音译,又称花街。壮族青年男女娱乐社交活动场所,与“歌圩”相似。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每年夏历三四月间举行,每次为期3天。有固定地点。届时,远近的壮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男的带沙糕、花生

  • 火西

    傣语音译,意为“什夫长”。传说最早是傣族军事组织中的一个基层单位,每10人编为一个“火西”,设一头目称“乃火西”,后来逐渐蜕变为行政组织。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陇”之下村寨之上的一级行政组织,

  • 托浑布

    1799—1843清朝大臣。字安敦,号爱山。蒙古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嘉庆进士。历任知府、直隶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升山东巡抚。二十年,英军侵犯天津海口时,力主妥协投降,支

  • 拜奥礼

    亦称“拜奥”。契丹民族习俗。据《辽史》:“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故云拜奥礼。”(卷116)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女质古幼曾为奥姑。此俗在今锡伯族中仍有沿习,

  • 泐史

    书名。原名“囊丝本勐”,意即“地方志”,即车里宣慰使司地方志。用傣文记录云南西双版纳(车里)最高统治者世系及政事的编年史书。汉文译本称《泐史》。分上中下3卷。所记从第一任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

  • 舍利威

    见“舍利畏”(14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