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暖带田坝土千户

暖带田坝土千户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康熙四十四年(1705),斯补家支首领部则归清,授暖带田坝土千户,颁给号纸。乾隆(1736—1795)初年又颁给印信。住牧暖带田坝(今甘洛县田坝镇)。嘉庆十九年(1814),岭登志继袭,换给满汉文合璧印信一颗。后由岭廷俊袭职。同治二年(1863),土舍岭廷福率土兵在大渡河南岸大树堡堵截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将赖裕新等,清廷嘉之,赐副将衔、暖带土千户所总理。次子岭维纲于民国初年继袭土千户所总理及暖带田坝土千户职。1915年病殁,族侄岭仁民为土千户。后几经袭替,至1926年,土官岭光宗死后绝嗣,由堂弟,岭光电继任最后一代土司。嘉庆(1796—1820)间,规定每3年认纳贡马1匹,折价银8两,解宁越营上纳。清末民初,辖蒋、张、李、罗、马、骆及住在高山地区的杂姓,共7支彝民,居民1120户。

猜你喜欢

  • 睛州

    渤海王国置。一作晴州。为南京南海府所辖3州之一,领天睛、神阳、莲池、狼山、仙岩5县。州治故址一说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西旧津里;旧有依《辽史·地理志》定在今辽宁海城县境。辽灭渤海后州县皆废,其民被迁至今

  • 养育兵

    清代在八旗内挑选一部分※余丁作为预备兵的称谓。初名教养兵,旋改为本称。饷额较披甲为少。原为扩大满族人丁食饷范围,以解决旗人(主要是满洲)生计的办法之一。雍正二年(1724),初设教养兵4800名,定各

  • 小策凌敦多布

    ?—约1746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将领。又作小策凌敦多克、小策凌端多克。号墨尔根岱青。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曾孙。勇武善战。史称“大者善谋小者勇”,就是对他和大策凌敦多布的赞誉。原驻牧

  • 韦志俊

    即“韦俊”(245页)。

  • 尔朱仲远

    北魏末年将领。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尔朱氏。武卫将军、华州刺史尔朱买珍子。尔朱荣从弟。颇知书计。借荣威势,摹写荣书,刻荣章,与尚书令史通为奸诈,造荣启表,请人为官,大得财货,以资酒色。

  • 满罕木士

    民国初年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农民暴动领导人。和田古尔巴庄人。维吾尔族。1919年4月,因不堪反动官府残酷压迫,与同庄人热合满(维吾尔族)一起率100余名群众揭竿起义,袭击邻近的柴明瓦街市,击伤前来镇压的阿

  • 合罗川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合罗川(今额济纳河)地区的一部。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 南木林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全胜州”。亦称那木岭、朗林、那木林、响纳木林、尚那木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香曲河流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年将乌郁、甲错、拉布等宗谿并入该地,改

  • 小黑河

    河流名。北魏时称武泉河。蒙古语称巴哈图尔根河,小而湍急之意。大黑河支流,位于内蒙古中部,发源于呼和浩特市北哈拉沁沟。经呼和浩特市,流入土默特左旗,注大黑河。全长33公里,主要支流有乌素图河,坝口子河、

  • 拉然巴·罗桑曲增

    1784—1862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六任堪布。藏族。出生于塘噶尔家。后离家出逃,于阿琼夏仲前剃度出家。15岁赴西藏入噶丹寺南结林经院,拜阿柔格西格勒桑保为师。22岁,从喇嘛强巴受具足戒。25岁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