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朔方

朔方

①指北方。 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银川至壶口的黄河流域,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甘肃宁县一带。 ③县名:一为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前秦以后废;一为唐贞观二年(628)改岩绿县置,在今陕西靖边县,唐末以后党项族世居其地。元废。④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前127)以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置。东汉末年废。 ⑤唐、五代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元年(713),为防御突厥,改朔方行军大总管置。九年(721),更名朔方军,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吐谷浑王慕容曦光(皓) (709—738年在位)曾任朔方军节度副使。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初期辖境较广,约有今宁夏灵武以北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之地,后逐渐缩小,较长时期领有灵、威2州、定远等军及丰宁等城(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县地,盐池县除外)。僖宗光启三年(887)后,为韩遵、韩逊等割据。后唐天成四年(929),为五代后唐所并。北宋时地入西夏国,后废。

猜你喜欢

  • 朵甘巡检司

    明代藏区朵甘地方官署名。司朵甘地方(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捕盗及巡检等事。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由故元朵甘捕盗司改置。初任监藏令占等3人为巡检司巡检。

  • 丹吉楞

    见“广宗寺”(132页)。

  • 糺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糺里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瓦里。天祚帝下一瓦里、辽道宗※太和宫一瓦里、一※抹里(

  • 北魏高宗

    见“拓跋濬”(1359页)。

  • 图古斯

    见“萧孝忠”(1994页)。

  • 李师古

    唐朝官员、地方割据者。高丽人。省称“师古”。※李正已孙,父※李纳。受唐册封,屡据齐鲁之地为乱。贞元八年(792)纳死,军中请其代父位,唐授以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复为右金吾大将军同正、平卢及青淄齐节度营田

  • 把阿秃儿

    即“拔都鲁”(1364页)。

  • 塔勒纳沁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蒙古语,“旷野有鸦”之意,或云意为“果子沟”。维吾尔语称此地为塔什伯拉克,意思是“石庙”。又名沁城。今新疆哈密县沁城。清朝设绿营塔勒纳沁管屯都司于此。

  • 桦太岛

    见“库页岛”(1109页)。

  • 耶律涂山

    辽末投金将领。契丹族。系出辽遥辇氏。在辽,世为显族。入仕,累官金吾卫大将军。保大五年(1125)正月,率部降金,授尚书,为西北路招讨使。十月,为先锋从伐宋,破宋将折家军于汾州(今山西汾阳),继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