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杂昌战役

杂昌战役

藏族军民反抗英侵略军的战斗。清光绪三十年(1904)一月,由麦克唐纳和荣赫鹏率领的英国侵略军在曲米森谷以欺骗手段偷袭和屠杀大批藏军后,藏军于4月退守杂昌(一译藏昌)谷地。西藏三大寺及后藏热堆寺僧兵2000余人,山南、塔布、工布藏兵及民兵2000余人,在代本扎西林巴、门吉林巴、桑罗等指挥下,在杂昌山谷设伏狙击侵略军。四月九日(藏历二月二十八日),藏军以土枪、土炮、滚术、礌石等猛击敌军,与英军展开白刃战,奋力拼博达6小时之久,毙伤敌人280余人,汝本拉吉、僧兵总指挥桑罗等藏军官兵150余人亦光荣牺牲。此战,表现了藏族人民勇猛杀敌和顽强奋战的精神。

猜你喜欢

  • 关于杜尔本一卫拉特人的故事

    书名。一称“四卫拉特史”。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巴图尔乌巴什丘缅著。原著为托忒文。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书中叙述卫拉特各部源流、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过、喀尔喀乌巴什珲台吉攻掠卫拉特

  • 敲哈毛

    拉祜语音译,意为“小老头”。旧时云南省澜沧县木戛地区拉祜族对18—19岁仍未成亲的小秋子的泛称。称这个年龄未嫁的姑娘为“牙迷哈毛”,意为“老姑娘”。解放前拉祜族盛行早婚,男性一般15—16岁,女姓一般

  • 阿姻压壤

    独龙语音译,意为“借地”。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借用别人土地耕种的称谓。当地实行刀耕火种,一些农户由于劳力不足,所垦耕地不够耕种,或因砍烧林地不及时,以及所砍林地轮歇不过来,可以向本家族成员或亲朋借地,

  • 砍木契

    苗族契约。又称砍木缺。苗民典卖产业时,无文字契约。甲乙当事者请中人为证,取木用刀砍之成缺。中人授之甲或乙为契。缺之多寡,视典卖价之多寡而殊。由卖方砍木授于买方,以1缺为10,若用百金则砍10缺。

  • 班禅二世

    见“恩萨·索南乔郎”(1871页)。

  • 耿涑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傣族土司名。至正七年(1347)正月,以阅老丫等蛮归降,立老丫耿涑路军民总管府。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县北整董。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

  • 四部医典诠释

    书名。藏文名《朱西塔吉德》。蒙古医学著作。清末内蒙古医师龙日格丹达尔用藏文写成。手抄本。内容为对藏医大师玉妥·云丹贡布(729~853)整理的《四部医典》巨著所作的注解,于医典的原义,疏通解释,颇为明

  • 耶鲁兀也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耶鲁兀也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耶鲁”可单成词,辽道宗有一※石烈(相当于

  • 额德格讷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厄德格讷鄂拓克。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翌年,首领阿济比遣锡喇嘛噶斯朝觐,受到清政府隆重接待。二十七年(1762),所属鄂斯诸处为霍罕侵据,清尚书永贵,遣使

  • 中都

    地名、都城名。唐开元九年(721)改蒲州(今山西永济西蒲州)为河中府,建号中都,同年削除府,京称号,仍为蒲州。859年南诏王世隆称帝,改国号大理,改西京羊苴咩(今云南大理)为中都。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