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水族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水”。历史上包括在僚、蛮、苗、溪峒等泛称之中。分布在贵州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黎平、从江、麻江、凯里;广西融安、南丹、河池、环江等地。人口345993人(1990年统计)。讲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文字雏形约400余字,称为※“水书”,仅用于巫师行法事活动,民间通行汉文。其民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由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北宋时,已定居于龙江及都柳江上游一带,时称抚水州,因地得名,有※抚水蛮之称。又因地属西南溪峒地,故又有※溪峒蛮之称。明末,文献上始见今名。有廖、区、潘、吴、蒙等姓。蒙姓酋长统治一方,曾与宋朝多次争战。建立世袭酋长制后,利用军事首领的权力进行战争。酋长※蒙承贵曾到宜州、融州、天河等地掳掠人畜。庆历四年(1044),荔波白崖山酋长※蒙赶与环州※区希范等联合,攻环州、镇宁州等地,与宋军争战一年之久。元初,分封土官,实行间接统治。本族内以“洞”、 “寨”为基层组织,多由“都老”管理内部事务。时社会发展处于封建领主制与农村公社制并存的局面。历史上曾掀起多次反封建斗争,以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抚水僚反宋武装斗争最著。清咸同年间起义首领※潘新简与贵州苗、侗、布依、回、汉等民族起义军联合,形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水族人民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抗日战争时期,九阡地区水族人民一举歼灭日寇百余人。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较缓慢,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居民多同姓同族聚集成村寨,保持原始的※议榔制度和习惯法。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习捕鱼、狩猎。男女皆喜穿青、兰色服装。住干栏式楼房。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妇女婚后※不落夫家,经半年再长住夫家。信仰万物有灵,以六甲公为正神(即祖先)。节日以端节最为隆重,称之为借端。古时有石棺葬俗,棺椁形似“干栏”,周围雕有铜鼓及花纹。遇生死、疾病必请巫师(水书先生)占卜、杀牲祭鬼神,以鱼祭颇具特色。文学艺术丰富多彩。诗歌故事、民间传说、寓言等受汉文化影响较大,民歌内容广泛,常用歌唱表达感情。剪纸、刺绣、印染颇有特色。铜鼓为传统乐器,节日时跳铜鼓舞。

猜你喜欢

  • 宽宽两库

    东乡族语音译,意为“绣花绑带”。旧时东乡族妇女腿饰。至清末民国初年,尚流行于甘肃东乡族地区。时东乡族妇女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后面开小叉,中青年妇女用此绣花绑带束住脚管,作为装饰。今已不用。

  • 祭天古歌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枚乡傈僳族祭天时所唱的歌。歌词共24本,分上下两部,上部主要是关于驱邪祈福,下部主要为祭祀天神,内容广泛,包括物种起源,描绘理想生活,追述傈僳族古代文化,类似一部创世纪。歌词写在

  • 天祐军

    参见“三顺王”(49页)。

  • 迦举派

    见“噶举派”(2500页)。

  • 玉盏刻文

    现仅见刻有契丹小字的杯盏。原存清朝宫内,乾隆皇帝曾作题款,今已为美国福开森收罗至海外。玉质。盏底阴刻契丹字2行,按原字分刻,共11原字。第1行意为“太后诞日”,第2行意尚不明。

  • 阿史那泥熟匐

    ?—680东突厥反唐首领之一。又作泥孰匐、泥熟匐。阿史那氏。调露元年(679)十月,单于大都护府辖内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等联兵反唐,拥其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部众皆应之。击败来讨之唐单于大都护

  • 奚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潘名德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潘名杰”(2528页)。

  • 嘉色仁波切

    青海郭隆寺(佑宁寺)创建者。全名嘉色屯月曲吉绛措。藏族。西藏达布地区人。随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在达布扎仓学经,从三世达赖、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学习佛典。后赴彭域久波山,在凯珠琼波修道处修行,取得许

  • 冯国用

    元末起义军将领。濠州定运(今安徽定运县)人。回族。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以谋略见长。元末与弟冯胜起兵归朱元璋,为谋士。曾随从破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屡建功勋,力谏朱元璋攻集庆(今南京),被采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