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寺

永宁寺

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北魏熙平元年(516),遵灵太后胡氏之命建,位于洛阳城内太极诸殿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90丈,(一说49丈),上有宝刹复高10丈,共离地1000尺(一说500余尺,此为魏尺,合市尺0.8343~0.8853尺)。刹上有金宝瓶,容25石。《洛阳伽蓝记》称:“殚土木之工,穷造形之巧”,“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铃)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等,作工奇巧,冠于当世。僧房楼观千余间,雕梁粉壁,青琐绮疏。外国僧人所献经像皆在此寺。寺院墙四门外,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此寺既是拓跋鲜卑皇室贵族崇佛拜神之所,又往往成为兵变策谋之地。如建义元年(528),契胡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后立元子攸为帝。永安二年(529)五月,北海王元颢复入洛阳,在此寺聚兵。三年,尔朱兆囚孝庄帝元子攸于此寺。永熙三年(534)二月,浮图为火所烧。

猜你喜欢

  • 巴尔呼

    见“巴尔虎”(408页)。

  • 荣王

    ①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完颜爽由英王进封。爽名阿邻,天德三年(1151),授世袭猛安。正隆(1156—1161)中,犯海陵王酒禁,贬归化州刺史,夺猛安,旋授安武军节度使。海陵剪灭宗室,忧惧不知所出,会

  • 男像石座

    西夏石雕。白沙石质,近似正方体。长65、宽67.7、高57厘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突出,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抱膝,下肢屈跪,背

  • 俟吕邻部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又作叱吕引、叱吕勤,简译作俟吕或叱吕,误作侯吕或候吕。源于东胡鲜卑,首领称“大人”。其一支5000余户在拓跋什翼犍时(338—376年在位)由首领渴侯率领投鲜卑拓跋氏,世代在

  • 奇勒尔

    见“栖林”(1804页)。

  • 石砫宣抚司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 察达克

    清代阿尔泰乌梁海宰桑。初隶准噶尔部。乾隆十九年(1754),归附清朝,授总管。次年,率兵赴额尔齐斯河招降包沁鄂拓克宰桑,授副都统,予总管赤伦副都统衔。后受命招抚乌梁海人众,编赤伦及其辖众为7佐领。二十

  • 年遐龄

    ?—1727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初由笔帖式授兵部主事,累迁刑部郎中。康熙二十二年(1683)授河南道御史,历迁内阁侍读学士、宗人府府丞、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湖广巡抚等职。三十八年(1699),奏

  • 金齿

    ①古族名。唐宋时部分傣族先民之他称,始见于唐。樊绰《蛮书》,因其俗“以金镂片裹其齿”为饰,故名。分布于唐代南诏的永昌(今保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临沧一带)、开南(今云南景东以南一带)二节度境内。明

  • 打陇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藏语意为“虎乡堡”。18世纪初建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绒朗河(一作“登卡河”)谷。※《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15—16世纪之交臧玛王子的后裔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