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里泊
元代湖泊名、驿站名。又称盖利泊、界里泊。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南境巴彦查干诺尔。泊西另有一个小海子,称“狗泊”,今名九连城诺尔。蒙古国时期进入草原的邱处机、徐霆、张德辉都曾行经此处。周伯琦称由察罕脑儿西行,至怀秃脑儿,汉语意为“后海”。怀秃脑儿即盖里泊。
元代湖泊名、驿站名。又称盖利泊、界里泊。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南境巴彦查干诺尔。泊西另有一个小海子,称“狗泊”,今名九连城诺尔。蒙古国时期进入草原的邱处机、徐霆、张德辉都曾行经此处。周伯琦称由察罕脑儿西行,至怀秃脑儿,汉语意为“后海”。怀秃脑儿即盖里泊。
元代农学家。名铁柱。畏兀儿人。出身于书香兼重臣家庭,大司徒※迦鲁纳答思子。以父名为氏。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县)、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改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继承
伊犁清真寺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位于今新疆伊宁市。旧有院落1处23间,房院2处15间。可容500余人同时作礼拜,此外尚有铺面42间。为伊犁地区塔塔尔族重要宗教活动中心。
辽初将领。又作留哥。字明隐。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堂弟。父寅底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弟)曾参与反阿保机“诸弟之乱”,后被淳钦皇后杀害。他自幼骄狠,好凌侮人。太宗时入仕,驻守边徼,累迁西南边大详稳。大同
见“吾也而”(1046页)。
元代吐蕃纳塘寺高僧。旧译“释尊剑”。吐蕃山南人。元仁宗(1311—1320年在位)时与纳塘寺关系密切,曾邀其弟子格西嘉木样巴克什去内地,奉为上师。后用其弟子带回之御赐汉地纸、墨、笔等,编辑大藏经目录,
古地名。吐谷浑族聚居地之一。又作伏罗川、慕贺川。地在今青海贵德西南巴卡尔河(一说在甘肃洮河上游之波尔波河一带)晋义熙元年(405),吐谷浑王树洛干嗣立后,因遭西秦攻击,率所部数千家奔保其地,遂以此地为
彝语音译。意为孤独的奴隶。旧时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彝族对一种单身奴隶的称呼。系由从外地抢劫而来的汉族或其他民族成员构成。住在主子家中,一年到头无休止地为主子劳动,如田间生产,放牧牛羊,家内杂役等,毫无人身
地名。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榆林县西南白城子。东晋义熙三年(407),铁弗匈奴之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建大夏国。夏凤翔元年(413),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1738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至二年(1723—1724),从征阿尔加囊、卓子山有功。七年(1729),授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