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盛京统部

盛京统部

清政区名。简称“盛京”。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以盛京为留都,悉裁东北明置诸卫所,作为特别行政区,设留守盛京内大臣(一作昂邦章京)、副都统及八旗驻防治之。三年,改内大臣为昂邦章京(满语,大臣、总管之意),给镇守盛京总管印。辖区,东临今日本海,西连山海关,南至图们江,北达外兴安岭和包有库页岛。十年,以辽阳为府;增设宁古塔昂邦章京(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副都统等,管理今吉林、黑龙江省及外兴安岭以南地,与盛京昂邦章京同为镇守一方之最高长官。十四年,省辽阳府,于盛京城内设奉天府。故又有奉天之称。康熙元年(1662),改奉天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宁古塔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四年,又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亦称“船厂”,即今吉林省吉林市,后因此变动改称吉林等处将军),留副都统守宁古塔。二十二年,清廷调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往黑龙江反击沙俄侵略,旋授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治瑷珲(旧城在新瑷珲上12华里许),因亦称瑷珲将军。自此,原盛京统部辖境内,西到山海关,东抵兴京(治今辽宁新宾县),南至海,北达开原县,由奉天(或称盛京)将军统之;东临日本海,西约至松花江,南到图们江,北抵黑龙江入海口(包括库页岛),归宁古塔将军管辖;东与宁古塔境相连,西至喀尔喀(今蒙古国),南至东流松花江,北达外兴安岭,为黑龙江将军辖区。三将军管辖区域后有变动,特别是《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使黑龙江、吉林将军统辖的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被沙俄侵占。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王朝罢盛京统部内三行政区将军之设,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行省,置东三省总督于沈阳,总摄其事。奉天省于1928年(一说为1929年)改称辽宁省,相沿至今。

猜你喜欢

  •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落雪的季节,即冬天。鄂伦春族旧无历法,在长期的狩猎和生活实践中,根据物候变化总结出一套计算一年四季变化的知识。虽与我国通行农历不完全相合,但适合其狩猎活动需要。下雪后,是“打皮子期”

  • 昌八剌

    见“张堡城”(1182页)。

  • 杨教化

    1276—1309元朝大臣。唐兀人。失剌唐兀台子。幼事武宗於潜邸,令掌成宗所赐玉印为枢密符令之用,从镇北边。大德十年(1036),以军事入奏京师,且请领岁赐,遇太府卿某遏制执其券不下,即责以大义,且持

  • 夹谷查刺

    ?—1172金大臣。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失撒古河人。女真族。夹谷氏。工部尚书谢奴子。善女真、契丹文。每论大事,见地超同辈。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以功臣子充护卫。翌年,授武义将军,升符宝郎,出为

  • 辽文汇

    见“全辽文”(830页)。

  • 巴彦巴格什

    即“阿优希巴格什”(1242页)。

  • 龙麻阳

    ?—1513明正德年间苗族暴动首领。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县)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贵州铜仁苗民※龙童保等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筸子坪百夫长龙真协

  • 龙薛婆阿支

    ?—648焉耆贵族。又称阿那支、焉耆王龙栗婆淮从父,王族龙姓。唐贞观十九年(645),为西突厥处般啜立为焉耆王,号瞎干。二十二年(648),唐将阿史那社尔西征,奔龟兹,为阿史那社尔所俘,数其罪而斩杀。

  • 赵世延

    1206—1336元朝大臣。字子敬。蒙古汪古部人。征行大元帅※按竺迩孙,文州吐蕃等处万户府答鲁花赤※赵国宝子。聪颖喜读书。初入枢密院、御史台习吏事。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任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

  • 突地稽

    隋唐时期靺鞨首领之一。又作度地稽。靺鞨人(一说为靺鞨粟末部人或白山部人)。为靺鞨一部的酋帅。隋炀帝(604—618年在位)初征高丽,频败其众,遂率部千余家归隋(一说在隋文帝开皇年间),被置于柳城(今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