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布多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1730),清朝与准噶尔关系恶化,于其地筑土城,令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军万人往驻。寻以噶尔丹策零势炽,移兵驻察罕廋尔,城废。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一人驻扎,辖札哈沁、明阿特、科布多额鲁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及杜尔伯特左、右翼等各旗。同治三年(1864),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地区。光绪九年(1883),又通过《中俄科塔界约》,割占阿尔泰乌梁海西部。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令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县),统辖阿尔泰乌梁海东部及新土尔扈特和新和硕特二部地,以其余地区隶参赞大臣。1912年,由于沙俄政府策动,被喀尔喀封建主占领,宣布“独立”。

猜你喜欢

  • 赛音济雅哈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杜尔伯特部首领达赖台什及其弟保伊勒登等之裔。为四卫拉特之一。初隶准噶尔。乾隆十八年(1753),因准部封建主内讧,篡夺相寻,彼此自相残杀,其族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号称三车

  • 李彝股

    ?—967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后改名彝兴。五代后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弟。后唐清泰二年(935)兄病,以行军司马职被推为留后。兄卒,遂代定难军节度使。后晋天福二至八年(937—943)累加封

  • 源延伯

    504—527北魏将领。先世河西鲜卑秃发氏。太尉※源贺曾孙。初为司空参军事。后随叔父源子恭前往镇压南秦吴富起义军,充前锋。寻以父源子雍于夏州为破落汗拔陵(破六韩拔陵)起义军围困,受命率羽林军千人往救。

  • 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二世

    见“洛桑丹白尼玛”(1735页)。

  • 李文饶文集

    见“会昌一品集”(832页)。

  • 阿南

    相传为西汉时滇地义女。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酋长曼阿奴(一作曼阿娜)妻。传说西汉元封(前110—前105)间,叶榆遭西汉征讨,夫被汉将郭世忠所杀,本人被俘。为避免被郭世忠强纳为妻,设计提出三

  • 摄图

    即“沙钵略可汗”(1131页)。

  • 伊巴哩

    见“亦不刺”(871页)。

  • 宋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7人任总裁官。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于至正五年(1345

  • 旗籍

    旗人的旗属、籍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八旗,即以行军旗色定其官兵籍属。某一旗人的籍贯,称某某旗分、某甲喇、某佐领。入关以后,旗人户籍皆在京师,故都视京师为“乡土”、驻防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