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段业年号。399—401年,凡3年。
参见“白衣(594页)。
藏语音译,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僧官职位名。相当于四品俗官。大多是贵族子弟在僧官学校“孜洛布扎”受一定时间训练后,先任“孜仲”,再升任宗本或各处局副职,后可升此品级。如仲译钦波(大秘书,译仑之主管僧官)即
唐代牂柯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牂柯(治今贵州瓮安县东北)人。蛮首※赵君道后裔。原为牂柯谢氏的一个属部首领。天宝(742—756)中,因作战有功,获宰相兼剑南节度使杨国忠赏识。以其有方略,授黔中都督。屡随军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三项。太宗八年(1236),窝阔台汗将原金统治区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勋臣,并纳耶律楚材之谏定赋税,每二户出丝一斤供国用,五户出丝一斤输于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中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鼎努、丁努、丁拿等。如史载宋庆历五年(1045)二月,西夏派遣使臣丁弩罔聿则赴宋朝贡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官职品位不详。
明将领。字萃有。安徽全椒人。回族。原籍山西。元至正十年(1350)迁安徽全椒,遂家焉。十三年(1353),投奔朱元璋军。明洪武十四年(1381)调守安庆,拱卫金陵(今南京)屏障,封明威将军,官安庆卫指
解放前延边朝鲜族地区4种租佃形式(分益制、定租制、并作和打租)之一。亦称“半作”、“耪青”。一般流行于新开发的水田地区。租地者多为朝鲜族最贫苦的农民。主要特点,一是佃农耕种地主土地,在6个月耕种期间,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作喀拉提锦部、喀尔提金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五十二年(1787),首领萨满齐效忠清廷,获四品顶戴花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南600余里,玉都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