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突吕不

耶律突吕不

?—942

辽初学者。名又记作突吕不也。字铎衮。契丹族。六院部人。祖蒲古只,昭古可汗时为本部夷离堇(军事首领)。史载其幼聪敏嗜学,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青睐。受命参与创制契丹文字,为契丹大字的主要创制者,神册五年(920),字制成,颁行全国,是为契丹文化史上之重大事件,改变契丹族无文字,以刻木为信的状况。以功授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知制诰。次年五月,受诏撰决狱法。十二月,随太子耶律倍南下,攻定州,师至顺州,射擒幽州马步军指挥使王千。天赞二年(923)正月,以副统师从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再度南下,取平州(今河北卢龙),俘刺史赵思温,克曲阳(今河北曲阳)、北平(今河北完县)。以功受嘉赏。三至四年,分别随太祖和德光攻党项,多获而还。天显元年(926),从太祖平渤海,承诏铭太祖功德于永兴殿壁。七月,太祖死后,由淳钦皇后称制,他受飞语中伤,惹怒皇后,惧祸潜逃。至次年,德光即位,知其无罪,受召还。三年(928),奉命攻讨乌古部,俘获甚众。继随德光南下,败后唐军于霞沙寨。十一年(936),受旨护石敬瑭入洛阳,灭唐建晋。总大册礼仪,以功加特进检校太尉。会同五年(942)卒。

猜你喜欢

  • 鹘鲁补

    即“独吉义”(1709页)。

  • 李陵台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南接察罕脑儿站,北接桓州站。距上都约100余里。来往官员、使臣必在此过夜。元人黄溍

  • 莫弗

    ①见“莫何”(1823页)。 ②见“始波罗”(1550页)。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哈弼察克和硕特旗

    清外札萨克旗之一。一称新和硕特旗。位于科布多西南。和硕特台吉蒙衮等裔。嘉庆元年(1796)置,辖佐领1。详见“新和硕特部”(2379页)。

  • 马秉良

    清代书画家。字云谷,广西桂林人。回族。因须长径尺,人称“马髯”。为人坦率,乐于助人。虽隐居市镇,凡曲乡每营缮,必尽为相助。工篆、隶,善丹青,尤长墨竹。曾绘《云谷图》,题咏赞者甚众。

  • 莫洛

    ?—1674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呼纳赫鲁。顺治七年(1650),任工部理事官。改工部主事,累迁郎中。康熙六年(1667),擢副都御史。七年,授山西、陕西总督。任内,革耗羡、整驿递

  • 小山

    见“载瓦”(1843页)。

  •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

  • 丁子良

    1870—1935近代新闻家、中医学家。字国瑞,号竹园。北京人。回族。青年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京到津,在“正兴德茶庄”司帐;常在《直报》、《中外实报》、《大公报》、《爱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