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袍鲁墓志

萧袍鲁墓志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为一合。志盖正面刻汉字篆书3行9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背面中间刻契丹大字15行,321字,四周还刻有佛教内容的汉字和梵文;志文刻汉字38行,1451字。契汉文不对译。契丹大字除个别词进行研究外,几不可读;汉字叙墓主人萧袍鲁身世,卒于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辽史》无传,可补史缺。

猜你喜欢

  • 土知府

    官名。元代始置。元朝混一土宇,设治分镇藩服,唐时所谓羁縻之州,皆加以赋役,置散府,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知府事,比于内地,赐金银符,秩正四品,称散府土知府。令守土安民,修职贡,听征调。明沿元制,为世袭文职

  • 也里可沮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蒙、元时称基督教徒和教士为也里可温。元代定户籍,列之为诸色户计之一,享有免除差发徭役的待遇。但有田须交租,经商要纳税。

  • 西施

    又称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佳丽。浙江诸暨苧罗村人。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4),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屈辱求和,并入吴为质。勾践为了博得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与范蠡施以美人计。与郑旦两人被选,献于吴王。吴王

  • 奇勒尔人

    见“北山野人”(533页)。

  • 卓哩克图珲台吉

    见“策妄阿拉布坦”(2237页)。

  • 掩㴲水

    古水名。一作施掩水、淹㴲水、淹滞水、淹水、奄利大水,《三国史记》作盖斯水。传说夫余始祖东明和高句骊始祖朱蒙出逃至此水,鱼鳖浮水面成桥,使其得渡。而朱蒙和东明逃往地一南一北,相隔千里以上,

  • 谿涅

    藏语音译。见“谿堆”(2599页)。

  • 山头人

    清末民国时对景颇族人的一种泛称。当时分布在今德宏州境内的景颇族大多居于山上,故名。

  • 吐于

    见“咄于”(1388页)。

  • 贱民

    吐蕃社会中奴隶阶级的等级之一。统称“庸部”。这类奴隶专为非奴隶阶级的属民服务。包括“更”(奴隶)、“扬更”(奴下奴)及“宁更”(奴下奴之奴)。这类奴隶在吐蕃奴隶社会中占有很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