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蔡大愚

蔡大愚

1874—约1930

辛亥革命志士。字冰吾。四川成都人。回族。早年习经,曾留学日本政法大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回国,主张创办新学,普及教育,改良宗教。曾任嘉定中学教务长,上海中国公学教员、并创办北京清真第五小学。1912年9月,随甘肃提学使马邻翼到兰州,致力于兰州回民的教育普及事业。1913年5月倡设“兰州回教劝学所”,下设4所初等小学1所高等小学,并任甘肃公立政治学堂校长(兰州大学前身),1915年改专门学校,任教员兼教务主任。因常在公开场合讲演法兰西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体制、自由与科学,抨击封建保守政局,引起地方旧势力仇视,甘肃临时议会曾拟将其驱逐出境,因省督求情,作罢。1917年11月联甘肃军政学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袁在甘肃之亲信省督张广建,并准备发动“河狄道兵变”事泄失败,回四川。不久被孙中山委任为川陕劳军使。后遭赵尔丰排挤出川,活动于上海、北京等地。

猜你喜欢

  • 思行法

    ?—1416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行发。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之子。永乐二年(1404)袭父职,迁居景冷。同年,以明朝遣内官张勤颁赐麓川,遣人进贡。继遣头目刀门赖诉孟养、木邦数侵其地。五年、

  • 柔然国师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设立的僧官。南朝人称之为芮芮国师。柔然兴起后,佛教自北魏、南朝、西域及印度传入柔然,得到柔然贵族的信仰和支持,可汗婆罗门的名字即与佛教有关。外来僧人不仅在柔然传教,书写经卷,亦得到任

  • 大员

    地名。始见明人陈第《东番记》。大多数学者认为,原指明万历时(1573—1620)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赴台抗倭时着陆港口一带,在今台南市安平附近,当时这里有高山族聚落“台窝湾”社,故汉文献因称“大员”。

  • 阿耆尼

    见“焉耆”(2022页)。

  • 托漠卫

    ①见“塔木卫”(2156页)。 ②见“脱木卫”(2081页)。

  • 东部奚

    ※奚族之一部分。唐代末年※契丹崛起,奚族为其所役属,后因不堪受虐,部分西迁妫州(今河北怀来)北山投唐,称“西部奚”,余部自阴凉河(今内蒙赤峰南锡伯河)移居古北口外琵琶川(今辽宁建昌县境)一带,称“东部

  • 北凉哀王

    见“沮渠牧犍”(1512页)。

  • 拾骨葬

    壮族传统葬俗。亦称捡骨葬、二次葬。流行于广西。老人死时,如非吉日,则暂时埋于一地,或装棺“寄葬”在山岩间,经三五年,待骨节脱落后,将其骨捡起、洗涮,从脚到头有次序地装入“金坛”(高约2尺、直径1尺,腹

  • 梅楚卡地区

    又名巴加西仁。为珞巴、门巴和藏族杂居地区。18世纪末,西藏地方政府在今米林县境内设嘎加宗,派出官员管理梅楚卡地区事务,并在此设立4个“林”的乡一级行政组织。19世纪中期,西藏地方政府把嘎加宗一部分作为

  • 桄榔面

    壮族地区特产食品。亦称桄榔粉。产于广西南部龙州凭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终年无霜雪地带。出自桄榔树(亦称砂糖椰子)。制法:春夏间,把树干砍倒,剥皮,取其髓心,切成碎片,捣成粉末,装入布袋,放在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