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车凌

车凌

①(1697—1758)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策凌、汗车凌。号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绰罗斯氏。鄂木布岱青和硕齐曾孙。初为准噶尔部二十一昂吉之一,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死,准噶尔部内讧。十五年(1750),噶尔丹策零子喇嘛达尔札杀己弟策妄多尔济纳木札勒。继而,达瓦齐又杀喇嘛达尔札。小策凌敦多布孙纳默库济尔噶尔不甘屈从,彼此构兵。双方俱令杜尔伯特部台吉助战。为摆脱战祸和“莫知所从”的处境,于十八年(1753),与从叔父凌蒙克、从子车凌乌巴什率众3170余户经乌兰岭、乌英齐、博东济内附。十九年春,遣使至京,受厚遇,获赏羊5千,被置于札克拜达里克,编旗分佐领。封札萨克和硕亲王。二十年,授参赞大臣,从西路军征达瓦齐。伊犁定,获双亲王俸。寻受命率新降诸台吉入觐,封杜尔伯特汗,授左翼盟长。是年秋,以同族台吉纳默库附阿睦尔撒纳反清,偕乌里雅苏台办事大臣阿兰泰往擒。二十一年七月,徙牧额尔齐斯。随喀尔喀台吉桑斋多尔济率兵讨青衮札卜叛乱。二十二年(1757),请以乌兰古木为屯耕地,以科布多、额克阿喇勒为牧地,获允。后以错牧不便,定乌兰古木为杜尔伯特牧地,科布多为乌梁海牧地。所部设11旗,称赛音济雅哈图盟左翼。汗旗有众10佐领。 ②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策凌、车零。绰罗斯氏。※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达玛林次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从阿喇布坦内徙,驻收推河。雍正九年(1731),受大策凌敦多布等煽惑,导准噶尔军掠喀尔喀诸札萨克。后受清军追击,偕辉特台吉巴济、兄茂海潜逃准噶尔,驻牧特穆尔图淖尔(今苏境内伊塞克湖)一带。卒于其地。③见“策凌”(2235页)。

猜你喜欢

  • 和隆武

    ?—1782清朝将领。满族。马佳氏。一等伯※和起子。初隶满洲镶蓝旗,后因功以本佐领抬入满洲正黄旗。父死,袭一等子,授三等侍卫。乾隆三十六年(1771),袭佐领。三十七年,随护军统领明亮征金川,攻甲尔木

  • 卡冈

    见“藏币”(2567页)。

  • 四六成地

    清代内蒙古土默特与达拉特两旗交界处因黄河变迁形成的冲积地。地沃,宜于垦种,两旗蒙古王公贵族互相争夺,发生该地归属权的纠纷。光绪十二年(1886),经清廷裁决,四成归达拉特旗,称为“四成地”,六成归土默

  • 安化蛮

    宋代对安化州少数民族的称呼。安化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抚水州改置,故亦称※抚水蛮。以蒙姓为酋长,民有区、廖、潘、吴等姓。其民曾屡起事,反抗官府。绍兴三年(1133),蒙全剑等集800余人反官

  • 白骨甸

    西域古地名。《长春真人西游记》:“前至白骨甸,地皆黑石”。“古之战场,凡疲兵至此,十无一还,死地也”,故名。即今新疆布尔根河南博尔腾戈壁。

  • 王振邦

    ?—1700清康熙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指马峒人。黎族。因不堪忍受地方文武官属役使黎族群众入山采香、藤、花梨、紫檀等物之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在指马峒宰牛传箭,倡导黎人武装反抗官

  • 腊鲁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香堂、水田。即罗罗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临沧、江城、保山、龙陵及云县、华坪等县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毕拉尔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毕拉尔路协领公署”。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于康熙年间(1662—1722)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和分布地区,分5路置官统治,此为五路之一。路设

  • 萧酬斡

    1062—1116辽后族。字讹里本。契丹族。为国舅少父房之后,越国王萧别里剌子,道宗惠妃萧坦思之兄。史载其貌雄伟,性和易。大康元年(1075),娶道宗三女赵国公主特里,拜驸马都尉。初领祗候郎君班详稳,

  • 阿若干氏

    见“阿伏干氏”(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