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阴平国

阴平国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族弟※杨广香与北魏合兵,攻杀武都国主杨文度,以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为政治中心,自立为阴平王、葭芦镇主,史称阴平国。自是,杨氏政权遂分为二,与杨文弘所建武兴国并存。杨广香、杨炅、杨崇祖等皆受南齐册封为阴平王、沙州刺史。至杨孟孙时势颇盛,拥众数万,子杨定曾受北魏封为阴平王。其后世系不详。又有杨法琛自称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苗裔,初居阴平,北魏孝昌(525—527)中,举族归附北魏。后受梁封为雄勇将军、北益州刺史、阴平王,以平兴(治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为要地。梁大宝元年(550),被黎州民众拥立为黎州刺史(治今四川广元县)。后遭梁潼州刺史杨乾运攻袭,失剑图、平兴,退守鱼石洞(今四川广元西南昭化镇西北)。承圣元年(552),被西魏任为黎州刺史。后同族相攻,听从北周调解,分其旧部,各立州郡,一说阴平国至此遂亡。但有的学者认为至杨永安(一说其子)于大象二年(580),被北周击败,阴平国才算最终灭亡。共历7主(或8主),凡104年。

猜你喜欢

  • 仓央嘉措秘传

    书名。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平传记。阿拉善旗蒙古人额尔德尼诺门罕阿旺伦珠达吉(又名拉尊·阿旺多尔济)撰。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拉萨代本哲通·久美甲措木刻刊行。原文为藏文,全称“一切知语自在

  • 后召庙

    见“真寂庙”(1819页)。

  • 阿其古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山歌。歌唱爱情和劳动。以情歌为多。曲调有欢调、悲调、放牛调、花花调等。以男女问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由于在山野田间歌唱,声音大多嘹亮高亢。

  • 普觉寺

    召庙名。亦称圆会寺,俗称西大庙。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王府西8里处。清康熙六年(1667),由固伦淑慧公主主持兴建。后多次扩建。有殿舍50余间,喇嘛最盛时达750人。由活佛任主持。解放初仍有喇嘛80

  • 韦银豹

    ?—1571明代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古田县凤凰村人。壮族。家境贫寒,自幼帮人放鸭、扛活为生。早年随父※韦朝威参加反抗明朝官府的斗争,其父被俘遇害后,决意为父报仇。正德十三年(1518,一说正德十五年

  • 答苍

    明代藏区古地名。又作答藏、思达藏、达苍。今之吉隆。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政教首领南渴烈思巴为※辅教王。南渴烈思巴为萨迦派后裔,其曾祖在元代曾尚长公主,封白兰王,并以达苍为基地发展势力

  • 顺宁雄摩布朗族起义

    明宣德二年(1427)二月,雄摩等十五寨布朗族因不堪官府和土官的欺压和征索,聚众起义,杀顺宁(今云南凤庆)十夫长阿茂等并土兵80人。清廷发云南官军、大侯等4长官司及顺宁、鹤庆2府土兵,委都督同知沐昂等

  • 渤海国记

    ①书名。一作《渤海记》,已佚。唐张建章(字会主,汉族,806—866)著。凡3卷。成书于大和九年(835)后。《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记有此书。元末书尚存。书中所记,皆为作者大和七年至九年

  • 黄藏寺

    裕固族最早的喇嘛教寺院。亦称古佛寺。因后迁至夹道地区,又称夹道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曼台部落所在地。建于明末,曾多次重修。寺院规模不大,有法台、提经。受青海郭莽寺(又名广惠寺,在大通县)管辖。

  • 克失的迷

    即“客失的迷”(17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