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集赛

集赛

蒙古语音译,意为“班组”、“轮值”、“值勤”、“当番”。为准噶尔掌管喇嘛事务之机构,相当于清代喇嘛旗。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先后设有3集赛。噶尔丹策凌为了“兴黄教”、“安众生”,在伊犁河两岸建造了规模宏伟的固尔札庙和海努克庙。集喇嘛数千,在此两庙更番诵经,并增置集赛,拨献鄂拓克之众,专门供养喇嘛。“更番”、“轮值”,蒙古语为“集赛”,;遂用以指准噶尔寺庙领地的社会集团。其建制略如鄂拓克,由宰桑统领。初为5集赛,后增设4集赛,成9集赛,共统辖6000余喇嘛和10600户属民。九集赛之名称、宰桑、户数如下表:

集 赛 名宰 桑 数户 数
阿克把
赉玛里木
杜勒巴
推素隆
伊克胡拉尔
温都逊
善披领
桑 堆
品 陈
2
1
1
1
1
1
1
1
1
4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00
300

猜你喜欢

  • 天祚德妃

    见“萧师姑”(1993页)。

  • 土蛮

    见“图们汗”(1435页)

  • 永昌道

    古道名。西汉时称博南(今云南永平)道。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滇西哀牢王柳貌归附,汉明帝遣使臣率兵拓宽之。使北自四川南下的※灵关道和※五尺道于云南驿(今祥云境)汇合至叶榆(大理)后,再西越博南山

  • 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

  • 配拿木

    见“白朗”(595页)。

  • 吉金铃

    见“圣佑庙”(650页)。

  • 保大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年号。1121—1125年,凡5年。

  • 刘梦得文集

    见“刘禹锡集”(867页)。

  • 那孜宗

    参见“浪卡子”(1943页)。

  • 山丹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