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龚自珍

龚自珍

1792—1841

清代著名学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又名巩祚、易简、自暹、字璱人,一字爱吾、伯定,号定庵。幼即聪颖过人,并从外祖父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习小学、说文。嘉庆二十三年(1818),应浙江乡试,中举人。后以才气过盛,文不中主考意,会试屡落第,至道光九年(1829)始中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曾在京师从刘申受习公羊学。为学一向主张经世致用,与魏源同为近代倡导经学、史学须为政治服务之改革派。善诗文,常发政论,积一生才华精力,成誉动当时及后世的散文300余篇、诗词近800首。尤关怀时事,预感当时沙俄扩张政策将危及我国边防,注重西北地理与蒙元史研究,留意西北边塞、部落、世系、风俗、山川形势、源流分合,勤搜有关档册、图志。道光元年(1821),向清廷上表申述欲踵《钦定西域图志》撰《蒙古图志》,附官书以传。惜原稿大部及所存资料一并毁于火灾,未及成书。著作较著者有《明良论》、《西域置行省议》、《羽琌山金石墨本记》、《春秋决事比》、《定庵诗文集》及《蒙古图志》残存稿若干篇。此外尚有《金石通考》、《汉书补注》未竟稿。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有《龚自珍全集》。

猜你喜欢

  • 赫尔克提

    1634—172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海尔克特。原名穆罕默德·伊敏和卓木·库力·鄂里。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孜温区巴鄂奇村人。顺治七年(1650),入经学院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康熙三年(1664

  • 迭力迷失虎力

    明代哈密※哈剌灰首领。初为舍人,与千户拜迭力迷失、平章革失帖木儿等共管哈剌灰。成化年间(1465—1487),哈密为土鲁番攻占后,率众居苦峪城(今甘肃敦煌东北,安西县东南)。弘治七年(1494),被明

  • 怯里马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克埒穆尔齐”。《元史语解》释为“通事”,即译员。蒙古征服各地,与各国、各族交往日增,言谈和相互联系多借助怯里马赤。元代除中书省掾属中置怯里马赤4人外,各部、院、监、寺、司等诸官

  • 色通烽火台部借据

    河西吐蕃文书。原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集》,S0228号卷子。该借据记载:“猪年二月,色通烽火台部扣甲桑笃笃的作物田,因无耕牛农具,与姜兰永上人伙种,兰永出耕牛农具,种子与人工平摊,笃笃负责预防盗贼,

  • 相加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记其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之第一等级,位在※“对卢”等诸官之上;《北史》、《新唐书》等所列凡12等级官号中,不见其名。

  • 家列

    门巴族用于放睡婴儿的竹筐。由竹篾编织而成,两头略高,腹呈椭圆形,圈足。垫上草、土布后,将婴儿睡于其中。有的将其放在用4根制成“井”字的半球形木架上或穿上绳索悬挂于房梁,以供摇晃器物。此物流行于西藏墨脱

  • 杏城

    古地名。亦堡镇名。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形成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由聚落发展成为若干堡镇,此为其中之一。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率众二万攻杏城,苻坚率精锐讨之

  • 却朱嘉措

    1738—1791清代西藏地区高僧。藏族。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希之兄,其母为拉达克土王女。为西藏噶举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于北京圆寂,在京王公大臣及蒙古汗王等馈赠、奉献

  • 曲藏·南嘉班觉尔

    1578—1651明末清初青海曲藏寺(广济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多隆噶来之康撒尔地方。于居钦·南嘉贝桑处出家,在热哇堆扎仓拜达隆扎巴洛哲嘉措为师,学习《集类学》和《因明学》。在哲蚌寺郭芒扎仓拜玉康·格

  • 聂赤赞普

    吐蕃赞普。《唐书》作鹘提悉勃野。传说为吐蕃第一位赞普(王)。《德乌佛教史》文称其为“突显王”(即突然显现之王)。据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载,系天神墀端茨之子,从天而降,被雅隆部落奉为“六牦牛部”之王。说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