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康有为

康有为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生卒】:1858——1927

字广厦,号更生。原名康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经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纪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集各省应试士子上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再上疏请议新制、行新政;面陈变法图强之策。创立保国会于京城。得光绪帝赏识,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新政。屡进新政条议,多得议行。“戊戌政变”起,逃亡日本,转南洋,游历欧美诸国,主张尊皇保国,设会办报,集资图再举。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归国,力主虚君共和制度。“丁巳复辟”,充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逃上海。1924年,通电反对移清室出故宫,修改优待条件。三年后卒于青岛。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舍》、《万木草堂》、《天游庐讲学记》等。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生卒】:1858——1927

字广厦,号更生。原名康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经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纪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集各省应试士子上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再上疏请议新制、行新政;面陈变法图强之策。创立保国会于京城。得光绪帝赏识,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新政。屡进新政条议,多得议行。“戊戌政变”起,逃亡日本,转南洋,游历欧美诸国,主张尊皇保国,设会办报,集资图再举。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归国,力主虚君共和制度。“丁巳复辟”,充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逃上海。1924年,通电反对移清室出故宫,修改优待条件。三年后卒于青岛。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舍》、《万木草堂》、《天游庐讲学记》等。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猜你喜欢

  • 归珧

    【介绍】:唐人。敬宗宝历间为余杭令,因汉陈浑故迹,置上下湖,灌田千顷。又筑甬道,通西北大路,行旅无山水之患,人称贤令。

  • 萧资

    【生卒】:?—1277【介绍】:宋吉州吉水人。为文天祥幕下书史。天祥起兵,资于患难中扶持甚至。空坑兵败,以全督府印功,升閤门路钤辖。潮阳移屯,遇元兵被杀。

  • 李虞仲

    【生卒】:772-836字见之,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工诗,元和进士。初为太常博士。宝历中,考制策甚精,拜中书舍人。大和年间曾任华州刺史、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等职。终官吏部侍郎。(,参《新唐书》)【生卒

  • 张万迪

    历仕后唐、后晋,任登州刺史。后晋出帝时杨光远起兵反,被胁迫参加。及平定光远,被出帝斩。【生卒】:?—944【介绍】:五代时人。初事后唐。后事后晋,为登州刺史。杨光远反,以兵胁之,遂听命。及光远平,出帝

  • 南明永历帝

    【生卒】:1623—1662【介绍】:即朱由榔。明神宗孙,桂端王朱常瀛子。崇祯九年,封永明王,隆武时袭封桂王。隆武帝死,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推桂王为监国,驻肇庆。旋即皇帝位,以次年为永历元年

  • 鲁国大长公主

    【生卒】:?——1009太祖女。开宝五年(972),封延庆公主,嫁左卫将军石保吉。太宗即位,进封许国。淳化元年(990),改晋国。真宗时,进长公主。大中祥符中,进大长公主。卒,谥贤靖。元符时,改封鲁国

  • 李昞

    【生卒】:491-528字仁曜,暧弟。起家高阳王雍常侍。与兄同时被杀害。(,参见《北史》)【介绍】:隋陇西成纪人。李虎子。唐高祖李渊父。北周武帝保定四年袭封为唐国公。拜柱国大将军,出任安州总管。卒谥仁

  • 德祜

    【生卒】:?——1911字受之。姓爱新觉罗。宗室,隶满洲正蓝旗,支派不详。宣统二年,由礼部仪制司郎中选授陕西凤翔府知府。次年,辛亥革命爆发,被革命军杀死。

  • 陈侃

    温州(今属浙江)人。五世同居,朝廷赐诏在其门闾树旗表彰。又因侃事母至孝,赐其母粟帛。【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君和。事亲至孝。亲有疾,省侍尝药,夜不解衣。执丧尽礼。五世同居无闲言。太宗至道二年,郡守何

  • 拓跋焘

    【介绍】:见北魏太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