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即青阳。传说远古时人。黄帝之子,嫘祖所生。其孙高辛氏,即帝喾,继颛顼为帝,居江水。一说玄嚣为黄帝次妃方雷氏(女节)所生。
【生卒】:647-715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弱冠举进士。历任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等职。睿宗时官至侍中。开元初任黄门监,倍受玄宗信任,后为姚崇所恶,罢知政事。有知人之明,所荐吕太一等七人均
【介绍】:南朝齐丹阳姑孰人。好读书,甚骁果,慷慨有节义。以参与晋安王萧子懋讨君侧事,被执。请待子懋大敛毕就刑,明帝义而赦之。后见子懋子萧昭基所遗书及钱,悲恸而卒。
【生卒】:?-76字少子,琅邪姑幕(今山东诸城)人。少孤贫,八岁放猪。从乡里徐子盛治《春秋经》,靠拾柴维持。学成后避乱汉中,明帝时征拜博士,迁左中郎将、侍中祭酒等职。论议诚恳,名传匈奴。【生卒】:?—
【介绍】:明陕西长安人,字仲修。由太学生入仕。任西城兵马司副指挥。为人持正不阿,因忤用事宦官,被劾,罢归。
始名景禧,周将汉英之孙。重熙五年(1036),进士乙科,累迁翰林学士。道宗即位,多被顾问,为北府宰相。清宁九年(1063)告假归,途中闻重元乱,收集行旅得三百余骑勤王。大康初,镇辽兴。以上京多滞狱,命
字孝常,宜兴(今属江苏)人。能诗。洪武时,任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介绍】: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
博陵饶阳(今属河北)人。贫而好学,崇儒非名、法之言,笑屈原为狂人。精选弟子。讲《五经》大义。当时号称“儒宗”。孝文帝时辞征召。撰《三礼大义》、《毛诗序议》等书。(,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博陵饶阳
字蒲衣。王邦畿之子。七岁即能诗。倾慕道术,曾赴丹霞、匡庐,居太乙峰六、七年。喜弹琵琶。著有《大樗堂集》。【生卒】:1644—1700【介绍】:清广东番禺人,字蒲衣。早年慕道术,一度为僧,旋入庐山,六、
【介绍】:夏代人。禹之臣。传说淮水之神巫之祁为患,庚辰奉命以治,乃以大铁锁锁其颈,金铃穿其鼻,锁于龟山之下,淮水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