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二包

二包

中唐诗人包何包佶之合称。二人皆诗人包融之子,分别为天宝七载(748)、六载(747)进士,皆才思赡逸,工于为诗,一时齐名,故称。《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包融诗》1卷,注云:“二子何、佶齐名,世称‘二包’。”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二包艺苑连枝,何七字馀有片藻,佶五排概多完什。”

唐代包何及其弟包佶的合称。二人为包融之子,有诗名于天宝之后,“一动一静,必形于文辞。由是,议者称为二包”(梁肃《秘书监包府君(佶)集序》)。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二包艺苑连枝,何七字余有片藻,佶五排概多完什。”

猜你喜欢

  • 咏豆

    三国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令其在七步中作诗,曹植应声而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因以“咏豆”谓人才思敏捷。

  • 杜正伦集

    文集。唐杜正伦撰。《旧唐书·杜正伦传》谓有集十卷行于世。《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杜正伦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三篇,《唐文拾遗》补一篇。

  • 李杜诗纬

    合集。唐李白、杜甫著。清应时编。十一卷。其中李诗四卷,杜诗七卷。丁谷云曾参与编选,由应时删定。书前有自序。清光绪《慈溪县志·艺文志》著录此书有“坦园藏稿”,另有康熙十七年(1678)刻本。

  • 诗道

    诗学术语。指诗歌创作的正确原则。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唐人的诗论。卢照邻《乐府杂诗序》:“伯功衰而诗道缺。”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不量才力,欲扶起之。”从上下文看,他所说的“诗

  • 莫休符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光化二年(899)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守融州刺史,权知春州刺史。因桂林事迹无人记录,退居后粗录见闻,撰为《桂林风土记》,记桂林名胜及遗闻轶事,多录唐人在桂林诗作。《

  •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介绍】:武元衡《送许著作分司东都》诗句。出句写天刚亮友人就骑马出城,对句悬想友人东去后旅途的漫长和单调枯燥。二句借真切生动的景物抒写送别时情景和别后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关切。

  • 珠履客

    犹珠履。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参见“珠履”。

  • 随计吏

    计吏,负责将郡县政情、收入等情况登录并上报中央政府的官吏。汉代朱买臣未发迹时,贫困无以为生,为上计吏推车,得以到长安待诏公车。见《汉书·朱买臣传》。后因以“随计吏”指贫寒之士刻苦求取功名。李咸用《宿隐

  • 钟催归梦断,雁引远愁生

    【介绍】:杨厚《早起》诗句。清晨的钟声催断归乡甜梦;大雁南飞,更勾起思念远方亲人的愁绪。诗句抒发了怀乡思亲的情怀。

  • 张文恭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太宗贞观时人。曾预修《晋书》。《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