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于邵

于邵

【生卒】:约716—约796。或说约718—约798,误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邵,一作召。字相门,一作德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天宝十四载(755)进士及第。授崇文馆校书郎。累佐使幕。广德元年(763)任起居郎。再迁比部郎中。大历三年(768)出为巴州刺史。历兵部郎中、剑南西川支度副使。十三年(778),以谏议大夫知制诰。建中二年(781),以礼部侍郎知贡举,擢崔元翰文为异等。以治狱失旨,贬桂州长史。贞元元年(785)授原王傅。徙太子宾客。八年(792),出为杭州刺史。贬衢州别驾,移江州别驾,约十二年(796)卒。性孝悌,德行修洁。工文能诗。知制诰时,朝庭大诏令多出其手。贞元四年(788)重阳节应制赋诗,居第二等。文学主张强调文质并重,文行相一:“文者人之华,行者人之实。不华,无以见本;匪实,无以要终。”(《送尹判官之江陵序》)“质岂胜文,文其犹质。”(《词场箴》)所作多表、状、颂、赞、书、序等,议论政事,陈述情志,送别纪游,论文记人,以骈体为主,骈散结合,气势充沛,文辞华美流畅。《与萧相公书》、《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并序》等,抒写个人坎坷失意之情,关心朝政,忧虑时事,赞颂良吏,较多现实内容。也有一些流连光景、歌功颂德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于邵集》四十卷,已散佚。《全唐文》存文七卷,为同时作者中存文较多者。《全唐诗》存诗五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18?~798?

【介绍】:

字相门,一作德门,祖籍代州(今山西代县),后徙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天宝末年进士及第,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佐使府,历官起居郎、巴州刺史、礼部侍郎、太子宾客、江州别驾等。孝悌有行,擅长诏令。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其诗5首。

猜你喜欢

  • 李胄

    【介绍】:或误作李胃。字恭国,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玄宗时仓部员外郎李昂子,与大历诗人李端为从兄弟。贞元十二年(796)官鲁山令,元和年间为暨阳令。历户部员外郎,终官比部郎中。与韦应物有交往,韦有诗相

  • 蘋蘩

    蘋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颇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后借以泛指祭品。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

  • 后宫词(雨露由来一点恩)

    【介绍】:白居易作。作于长庆元年(821),是时居长安,为主客郎中、知制诰。此诗与另一首题为《后宫词》的七绝之题旨大意相同,也是以后宫宫女的怨恨之词,抒发政治上失意之情。语气激烈急促,可见怨尤之深。

  •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介绍】:司空图《华上二首》其一诗句。上句写诗人孤枕难眠,五更时分仍惆怅不已;下句残灯落花的萧索景物更添凄凉之意。诗句写羁旅愁怀,又有君国之感。凄恻感人。

  • 蓬科

    长有蓬草的土块。一般指坟上长草的土块,亦借指坟头。李白《上留田行》:“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 李日知

    【生卒】:?—715【介绍】: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举进士,武则天时为司刑丞,中宗朝累迁至黄门侍郎,睿宗朝拜相。玄宗先天元年(712)罢为刑部尚书。自请致仕。卒于开元三年(715)。新、旧《唐书》有

  • 杜甫古诗韵读

    马重奇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本书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杜甫古诗用韵研究;二、杜甫古诗韵谱;三、《广韵》的声母音值的拟测问题以及《广韵》的韵母音值的拟测问题;四、杜甫古诗入韵字音表;五、

  • 人日剪彩

    【介绍】:徐延寿作。人日,阴历正月初七。写闺妇人日剪彩之巧。语言清新自然,末两句“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把闺妇天真、可爱之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 英雄传

    传奇集。撰者不详。本书杂取各书纂辑而成,如《于頔》条原出《云溪友议》(《太平广记》卷一七七引),《郭子仪》条原出《谭宾录》(《太平广记》卷一七六引)。《合刻三志》、《唐人说荟》等书题唐雍陶撰,系出伪托

  •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介绍】:白居易作于太和七年(833),时任太子宾客分司,于东都洛阳送别崔郎中时所作。崔郎中,即崔龟从,时任考功郎中。此诗寥寥数句,却语重心长,再三劝诫。正如黄彻所言:“白公《送崔考功》云:‘称意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