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韩愈作。德宗贞元十七年(801)作,时愈在洛阳候调。文借李愿之言,“极力形容得志小人与不得志小人,而隐居之高尚乃见”(刘大櫆语,《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引)。末乃以咏盘谷之歌作结,别出蹊径,极为文之变
庾信身在北周,心存江南,曾作《哀江南赋》抒写乡关之思。后因以“庾信哀”用作感乱伤时或异域思乡的典故。杜甫《上兜率寺》:“庾信哀思久,何颙好不忘。”
明毛晋辑。崇祯中海虞毛氏汲古阁刻本,1926年上海涵芬楼据明毛氏汲古阁本影印,又有上海医学书局影印毛氏汲古阁本。本集收唐五家诗共二十六卷,计有:孟浩然《孟襄阳集》3卷、孟郊《孟东野集》10卷附1卷、李
《左传·闵公元年》载:晋大夫辛廖为毕万占卜,得吉利之卦,告之曰“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谓公侯的后代,必能发扬光大祖先的功业。后因以“公侯复”为振兴门户、光耀祖宗之典。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即傅岩。借指贤才栖隐之地。韩偓《疏雨》:“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参见“傅说”。
犹濯缨。谓隐居不仕。钱起《过曹钧隐居》:“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参见“濯缨”。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李颀《鲛人歌》:“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亦用为
即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士。罗隐《秋寄张坤》:“吾徒自多感,颜子自箪瓢。”参见“颜回”。
【介绍】:唐代辞赋家。初名源阳。生卒年、籍贯不详。曾家于洛阳。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元和中,检校殿中侍御史,充山南节度判官。能赋。《全唐文》存律赋四篇,《江汉朝宗赋》、《襄华贯洪河赋》描写长江
红白相间。形容花开得繁盛鲜艳。韩愈《感春三首》之三:“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