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王昌龄作于官校书郎时。写诗人置身于清幽静谧的山林中,兴致勃发,遂想去官,无牵无挂地陶醉于山水之中。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评曰:“王少伯古诗,其脉络本于学陶,此二首(另一首指《秋兴》)尤近。”吴
【介绍】:韦庄作。写漂泊吴地触物伤怀之情。春日迟迟,芳菲殆尽,有时光飞逝之感;楼上残角,营中夕阳,更牵思归之念。羁旅异乡,却眼见芳草青青,无由得还,其情何堪。诗因景生情,景中寓情,情辞哀苦,颇富感染力
【介绍】:曾应进士试,余无考。《全唐诗》存其省试诗《早春送郎官出宰》1首。
【生卒】:614~720【介绍】:字道元,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世为道士。高宗召诣京师,欲宠以官,不拜。留内斋场,礼赐殊优。后数十年间,往来山中,时时召入禁内。玄宗时,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为道士
【介绍】:耿?作。诗题一作《书情逢故人》。巴陵,今湖南岳阳。诗写贫病的客居生活和思乡念归的情怀。语言朴素,句调工稳;章法自然,意境醇厚。
【介绍】: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首二句。已,止。恻恻,悲痛貌。二句谓死别止于吞声饮泣,而生别则生死未卜,时时挂念,悲痛无尽。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痛苦万分的思念之情。因而忧念成梦,引起全诗。
即“后生可畏”。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后用作称颂少年有为之典。李白《上李邕》:“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生卒】:747—809【介绍】:唐代散文家。字令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苦心为学。以明经补华州参军。拔萃登科,授鄠县尉。入为监察御史。累迁左司郎中。贞元七年(791)出为常州刺史。召为给事中。
晋名士向秀,曾与好友嵇康、吕安共居山阳。嵇康、吕安因事被诛,向秀后经嵇、吕旧居,听到邻人笛声,因思念亡友,遂作《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用为怀念故友之典。窦牟《奉诚园闻笛》:“秋风忽洒西园泪,
不啻。翅,通“啻”。不仅,不止。陆龟蒙《纪梦游甘露寺》:“扪虚陟孤峭,不翅千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