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刘元淑。
宋王伯大注。伯大字幼学,号留耕,长溪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官至资政殿学士,知建宁府。全书计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其编次及正文据方崧卿本,而以《考异》相参校。注文节取诸家,而自为音释。
亦称“小纽”。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一句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声母韵母相同的词,而不论其声调是否相同(双声叠韵词除外)。如“光音同宴席,歌啸动梁尘。”“同”、“动”同属定母东韵,仅声调不同,为犯正纽
相传老莱子年已老而父母尚健在,为使父母愉悦,老莱子穿着幼儿五彩之衣,嬉戏于父母身边。后因以“五彩衣”为咏孝养之典。独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亦作“五采裳”。
指汉王粲《登楼赋》。常用作文人感时怀乡、怀才不遇的典故。独孤及《寒夜溪行舟中作》:“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刘沧《汶阳客舍》:“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参见“登楼”。
①来去,往返。刘长卿《送韩司直路出延陵》:“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②犹言前后。司马扎《卖花者》:“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③交往。储光羲《闲居》:“亲故不来往,中园时读书。”
①官名。中散大夫的省称。魏晋时置,为无职守之散官。唐为正五品文阶官。薛能《加阶》:“二年中散似嵇康,此日无功换宠光。”②指三国魏嵇康。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陆龟蒙《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无穷
【介绍】:刘禹锡《南中书来》五六句。是说羁旅情怀到夜里更多,难以排遣,乡思不仅仅在秋天才产生,只要羁旅在外,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可见作者被贬为朗州司马,心情非常复杂,有旅情,有乡思,有恋阙之情。而造语含
【介绍】:李白作。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天宝三载(744)裴图南欲归嵩山,李白在长安青绮门为他送行,这是归别时的送行诗。第一首写送行时宴别的情景,李白告诉裴图南,朝政龌龊,国运日衰,他不久也行将归隐
据《庄子·让王》载:鲁国人颜阖是有道之人,鲁君欲征聘,他避而不就,凿坏墙壁而遁。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