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殿脚女。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为其牵挽龙舟的女子。韦庄《河传》:“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传说汉武帝时赵婕妤有玉钗,至昭帝时化为白燕飞去。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故后以“白燕”为咏钗之典。刘言史《赠成炼师四首》之四:“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碧树瑶树为传说中的二仙树,生昆仑山北侧。见《淮南子·地形训》。亦以喻才艺出众的人。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三:“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
清鲍桂星撰。见《唐诗品》。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代宗、德宗时居于江南。曾游湖州、苏州、扬州等地。大历中游新安江寄诗郑州王使君。建中元年(780)在湖州,与皎然等作诗送梁肃入京。能诗,所作《宿僧房》“夜静忽疑身是
【介绍】:李商隐作。作者以宋玉自比,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作解释。前人或以为是“为《无题》作解”(杨守智语》,或以为是“为似有寓意而实无所指者作解”(纪昀语),二意当兼而有之。前二句暗示确有微辞托讽之作,后
①和缓貌。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②繁盛貌。杜甫《九日寄岑参》:“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③散乱貌。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介绍】:见戴休璇。
【介绍】:刘禹锡作。诗言“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则与宪宗用兵淮西有关,大约作于元和十年(815)至十三年间。古人以捣衣为素材的诗歌颇多,捣衣曲则由谢惠连的《捣衣诗》而来。刘禹锡因袭这一题材,细致地
鸟羽制成的裘衣,用作外套。晋王恭曾于雪中披鹤氅裘,被人赞叹为“此真神仙中人”。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后因以“鹤氅”作咏求仙学道之典。法振《送褚先生海上寻封炼师》:“不厌乌皮几,新缝鹤氅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