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郭密之

郭密之

【介绍】:

高适开元二十年(732)前后游蓟门,访王之涣及密之不遇,留诗而去。天宝八载(749)任诸暨县令。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评其诗“古淡近选体。”《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收1首。

【介绍】:

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家或在幽蓟一带,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適北游蓟门,曾拜访王之涣、郭密之,未遇,留诗而去(见《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天宝八载(749),任诸暨县令,建义津桥,凿放生湖,溉田二千余顷,便利百姓。工诗,钱大昕评曰“古淡近选体”(《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今存诗二首,原为石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涧磨崖上,阮元《两浙金石志》始著之。《全唐诗》录一首,《全唐诗补编》补录一首。事迹见《两浙金石志》卷二。

猜你喜欢

  • 貌哨

    丑陋。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 唐怡

    【介绍】:北周人。建德三年(574)官内史次大夫。《全唐诗》误收其诗2首。

  • 褒女

    即褒姒。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妲己灭纣,褒女惑周。”李商隐《华清宫》:“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参见“褒姒”。

  •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介绍】:郎士元《送孙愿》诗句。二句由近及远地描写水陆兼程中的旅途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淡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留恋和勉励之情。后人赞为“淡语中饶有腴味”(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宰嚭

    (—pǐ)即太宰嚭。本名伯嚭,春秋楚人。楚诛伯嚭祖伯州犁,嚭奔吴,为大夫,后为太宰,故称。崔道融《西施滩》:“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 刘元叔

    【介绍】:见刘元淑。

  • 于公高门

    西汉东海郯人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治狱公允,无受其冤者,为时人所敬重。门闾坏,于公自以平时治狱多有阴德,子孙当有兴者,乃令高大其里门,使能容驷马高盖之车。后其子于定国官至丞相,封西平侯,孙永为御史大夫

  •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介绍】:刘禹锡作于元和十年(815)被贬连州时。据诗引所言,靖安是宰相武元衡所居里名。元和十年六月,元衡遇盗而卒。作者为御史时与元衡有旧,因作此诗以悼念之。前人于此诗有不同的评论,或以禹锡与元衡有宿

  • 铣溪虬户体

    即徐涩体。宋黄伯思《东观馀论》卷下《跋高彦休阙史后》:“彦休叙事颇可观,但过为缘饰,殊有铣溪虬户体。”其自注云:“唐徐彦伯为文多变易求新,以凤阁为鶠阁,以龙门为虬户,以金谷为铣溪云云,后进效之,谓之涩

  • 送王永二首

    【介绍】:刘商作。诗题一作《合溪送王永归东郭》。王永,作者友人,两诗均写送别之感。第一首以美丽春景反写送别之苦,以水为喻表达别后相思之情。第二首仍以无限春光为烘托,极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别后孤独惆